[发明专利]一种水下恒功率外特性焊接电源的数字化控制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7476.8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50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 发明(设计)人: | 钟少涛;石永华;江平;叶雄越;刘志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福维德焊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K9/10 | 分类号: | B23K9/10;B23K9/32 |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广盈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9 | 代理人: | 杨乐兵 |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下 功率 特性 焊接 电源 数字化 控制电路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下恒功率外特性焊接电源的数字化控制电路,包括全桥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单片机电路和电源电路;所述全桥整流滤波电路与电网侧220V交流电连接;所述逆变电路包括逆变模块、变压模块和滤波平滑模块;其中,滤波平滑模块与外部电弧负载相连;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分别与滤波平滑模块和单片机电路相连;所述电源电路与5V的直流电源连接;所述单片机电路分别与逆变模块、光耦隔离电路和电源电路相连。该电路可以实现焊接电源恒功率外特性输出,在水下环境中进行手工焊条电弧焊时,使得引弧更加容易,焊接过程更加稳定,焊缝更加均匀,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焊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恒功率外特性焊接电源的数字化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与陆上焊接相比,水下湿法焊接虽然本质上仍采用陆上焊接的方法,但是水下焊接环境更为苛刻,通常需要对焊接装备,如焊接电源,进行一定的工艺改善,以克服水下环境对焊接造成的影响。
水下手工焊条电弧焊的湿法焊接,与在空气中进行手工焊一样,焊接过程中由于焊件的不平整和手的抖动,会造成电弧长度变化,电弧长度变化则引起焊接电压变化,从而影响焊接质量。此外,水下焊条湿法焊接相比于空气中焊接,存在如下独有的问题:1)水下焊条尽管添加了大量造气剂和稳弧剂,但由于在水中,引弧过程仍然比较困难;2)与空气焊接相比,水下湿法焊接需要承受更大的外部压力,因此电极之间需要更大的电压和电流来保证电弧的稳定燃烧;3)电弧在动态气泡中燃烧,气泡长大-破裂-再生长,对电弧稳定性有影响。总之,在水下湿法焊接过程中,焊接电压和电流受到的影响因素多,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恒功率外特性焊接电源,保证焊接过程平稳进行,有良好的焊接效果。
对于现有的焊接电源,其反馈系统多采用模拟器件进行控制,其响应速度较慢,精度较低。因此提出了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反馈控制系统,能够提高响应速度和精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焊接引弧容易,焊接过程稳定,焊接响应速度更快,精度更高的一种水下恒功率外特性焊接电源的数字化控制电路。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水下恒功率外特性焊接电源的数字化控制电路,包括:一种水下恒功率外特性焊接电源的数字化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全桥整流滤波电路、逆变电路、光耦隔离电路、单片机电路和电源电路; 所述全桥整流滤波电路与电网侧220V交流电连接;所述逆变电路包括逆变模块、变压模块和滤波平滑模块;其中,滤波平滑模块与外部电弧负载相连;所述光耦隔离电路分别与滤波平滑模块和单片机电路相连;所述电源电路与5V的直流电源连接;所述单片机电路分别与逆变模块、光耦隔离电路和电源电路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逆变模块包括开关管M1、开关管M2、开关管M3和开关管M4;所述变压模块包括变压器T1;所述滤波平滑模块包括整流二极管VD1、整流二极管VD2、电感L1和电容C6;
所述开关管M1和开关管M3串联后,与开关管M2和开关管M4串联形成的电路一起并联组成全桥逆变电路,再与变压器T1的初级连接;其中开关管M1和开关管M3的连接处与变压器T1的初级第一输入端连接,开关管M2和开关管M4的连接处与变压器T1的初级第二输入端连接;
所述变压器T1的次级第一输出端通过依次连接的整流二极管VD1和整流二极管VD2与变压器T1的次级第三输出端连接;整流二极管VD1和整流二极管VD2连接处与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和变压器T1的次级第二输出端分别作为逆变电路的输出端与负载连接;电容C6并联在负载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管M1、开关管M2、开关管M3和开关管M4的两端分别并联有二极管D5、二极管D6、二极管D7和二极管D8。
进一步地,所述开关管M1、开关管M2、开关管M3和开关管M4的两端还分别并联有RC吸收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福维德焊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福维德焊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74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船用驾驶辅助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芯片的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