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低空遥感测绘任务的微小型无人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205756.5 | 申请日: | 2020-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22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朱航;张鹤涵;陈景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4C39/02 | 分类号: | B64C39/02;B64C25/18;B64C1/06;B64C1/30;B64D47/08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邵铭康;朱世林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低空 遥感 测绘 任务 微小 无人机 | ||
1.一种用于低空遥感测绘任务的微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由起落架自动收放机构组(A)、可折叠机臂组(B)、中心板平台(C)、云台总成(D)组成,起落架自动收放机构组(A)的两个起落架自动收放机构,经各自收放机构支架上方所设的孔组用螺钉固接于中心板平台(C)下方,且两个起落架自动收放机构左右对称;可折叠机臂组(B)的八个可折叠机臂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八个可折叠机臂经各自的中心板连接板(32)分别固接于中心板平台(C)的八个角上;云台总成(D)经云台连接板上部的挂载杆紧定件用云台挂载杆固接于中心板平台(C)正下方的云台支撑杆上。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空遥感测绘任务的微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落架自动收放机构组(A)由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起落架自动收放机构组成,其中单个起落架自动收放机构由连接件(1)、套管(2)、摇杆(3)、连杆(4)、曲柄(5)、舵机(6)、挂载架(7)、起落架座(8)、支撑杆(9)、减震球Ⅰ(10)、连接板(11)、支撑座对(12)、底座套管(13)、云台支撑杆(14)、辅助曲柄(15)、挂载架连接杆(16)、底座套管减震环(17)、舵机固定架Ⅰ(18)、舵机转动连接件(19)组成,其中:舵机(6)与舵机固定架Ⅰ(18)固接;舵机固定架Ⅰ(18)固接于起落架座(8)左下方;舵机(6)主轴与舵机转动连接件(19)连接;曲柄(5)和辅助曲柄(15)上端与舵机转动连接件(19)铰接;曲柄(5)下端经销轴与连杆(4)上端铰接;连杆(4)下端经销轴与摇杆(3)铰接;套管(2)上端与摇杆(3)内壁过盈连接,套管(2)下端与连接件(1)内壁过盈连接;连接件(1)下端与底座套管(13)中心过盈连接;底座套管减震环(17)嵌套于底座套管(13)的两端;挂载架(7)经减震球Ⅰ(10)与连接板(11)固接;云台支撑杆(14)两端经连接板(11)下方的支撑座对(12)过盈连接;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起落架自动收放机构经支撑杆(8)连接;挂载架连接杆(16)与左右对称的起落架座(8)孔内壁过盈连接。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空遥感测绘任务的微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折叠机臂组(B)由八个机构完全相同的可折叠机臂组成,其中:单个可折叠机臂由卡扣(20)、卡扣连接件(21)、碳纤管(22)、可折叠机翼对(23)、舵机固定架Ⅱ(24)、机翼压板(25)、电机壳(26)、电机Ⅰ(27)、电机固定板Ⅰ(28)、电调安装板(29)、电机座(30)、螺钉(31)、中心板连接板(32)组成,其中:卡扣(20)、卡扣连接件(21)、碳纤管(22)、电机座(30)、电调安装板(29)自内向外顺序排列并固接,中心板连接板(32)经螺钉(31)固接于卡扣连接件(21)下面;电调安装板(29)、电机固定板Ⅰ(28)、电机Ⅰ(27)、电机壳(26)和机翼压板(25)自下而上顺序排列并固接;机翼压板(25)中心与电机Ⅰ(27)输出端固接,机翼压板(25)左右两端与可折叠机翼对(23)的两个可折叠机翼内端经销轴活动连接。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空遥感测绘任务的微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心板平台(C)由上板(33)、支撑柱组(34)、板盖(35)和下板(36)组成,上板(33)、支撑柱组(34)和下板(36)自上而下排列,上板(33)与下板(36)经支撑柱组(34)的八个支撑柱固接;板盖(35)经螺钉连接于支撑柱组(34)的八个支撑柱中心。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低空遥感测绘任务的微小型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云台总成(D)由相机连接板(37)、电机对(38)、电机压盖对(39)、俯仰轴支撑臂对(40)、滚转轴支撑臂(41)、电机Ⅲ(42)、偏航轴支撑臂(43)、减震球Ⅱ(44)、挂载杆固定座(45)、挂载杆紧定件(46)、电机Ⅳ(47)、中心板(48)、云台连接板对(49)、上压板(50)、下压板(51)、高分辨率相机壳(52)、滚转轴连接架(53)、支撑臂连接套(54)、偏航轴轴承内轴套(55)、偏航电机壳(56)、滚转轴轴套(57)、电机固定板Ⅱ(58)组成,其中电机Ⅳ(47)位于中心板(48)中心,并固定在偏航电机壳(56)内,电机Ⅳ(47)主轴与偏航轴轴承内轴套(55)过盈连接;偏航电机壳(56)通过三个置于中心板上方支撑臂与电机Ⅳ(47)上表面相连;偏航轴轴承内轴套(55)的下端与支撑臂连接套(54)固接;偏航轴轴承内轴套(55)与电机Ⅲ(42)主轴过盈连接;云台连接板对(49)的两块云台连接板分别固接于中心板(48)左右两端;挂载杆组(E)的四个挂载杆固接于两块云台连接板的外端四角;挂载杆由减震球Ⅱ(44)、挂载杆固定座(45)、挂载杆紧定件(46)、上压板(50)和下压板(51)组成,下压板(51)、减震球Ⅱ(44)、上压板(50)自下而上顺序排列并固接,挂载杆紧定件(46)固接于挂载杆固定座(45)上端,挂载杆固定座(45)固接于下压板(51)外侧;偏航轴支撑臂(43)上端固接于支撑臂连接套(54),偏航轴支撑臂(43)下端与滚转轴连接架(53)中部固接;滚转轴支撑臂(41)与滚转轴连接架(53)内壁过盈连接;电机Ⅲ(42)固接于电机固定板Ⅱ(58),电机Ⅲ(42)主轴位于偏航轴支撑臂(43)的后侧,电机Ⅲ(42)主轴与偏航轴支撑臂(43)下端孔及滚转轴连接架(53)上端孔活动连接;滚转轴支撑臂(41)与滚转轴连接架(53)的内壁过盈连接;俯仰轴支撑臂对(40)的左右两个俯仰轴支撑臂,分别经电机压盖对(39)的左右两个电机压盖,与电机对(38)的左右两个俯仰轴电机固接;相机连接板(37)左端与高分辨率相机壳(52)固接,相机连接板(37)右端与右侧的俯仰轴电机左侧固接;右侧的俯仰轴电机右侧与右侧的电机压盖连接;俯仰轴支撑臂对(40)的左右两个俯仰轴支撑臂后端,分别固接于滚转轴支撑臂(41)两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20575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