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间包上水口的火泥厚度控制装置及工艺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97980.4 | 申请日: | 2020-03-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9220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想;刘孝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湛江钢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2D41/52 | 分类号: | B22D41/52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侯冻 |
| 地址: | 20094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间 包上 水口 厚度 控制 装置 工艺 | ||
1.一种中间包上水口的火泥厚度控制装置,用于对上水口(9)外侧壁涂抹的火泥厚度进行控制,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件(1)、圆柱定位块(2)、定位压板(3)、以及刮片(4),所述刮片(4)与连接件(1)相固定,所述圆柱定位块(2)可转动地安装于连接件(1)、且圆柱定位块(2)转动轴与其轴线同轴,所述圆柱定位块(2)外径小于上水口(9)的水口内孔(91)直径、且差值为X;当火泥厚度控制装置在上水口(9)上安装好时,所述圆柱定位块(2)嵌入在上水口(9)的水口内孔(91)中,所述定位压板(3)压靠在上水口(9)端面,所述刮片(4)位于上水口(9)外侧壁处,所述刮片(4)朝向上水口(9)的内侧面的形状与上水口(9)外侧壁形状相匹配,且当圆柱定位块(2)与水口内孔(91)同轴时刮片(4)内侧面与上水口(9)外侧壁的间距为d,其中d±X为火泥厚度要求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泥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4)为多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火泥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4)之间设置支撑环(5)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泥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4)为两个、且关于圆柱定位块(2)轴线对称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泥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1)为垂直于圆柱定位块(2)轴线的连接直杆,所述圆柱定位块(2)连接在连接直杆中间,两个刮片(4)分别位于连接直杆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火泥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压板(3)固定连接在连接直杆两端,所述刮片(4)与定位压板(3)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火泥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4)由两个刮片半部(41)相并靠构成、且两个刮片半部(41)靠近连接件的一端铰接相连,并且两个刮片(4)位于同侧的刮片半部(41)利用一个支撑环(5)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火泥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刮片半部(41)上端连接有施力杆(7),且两个刮片(4)位于同侧的刮片半部(41)上的施力杆(7)之间通过把手(8)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泥厚度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定位块(2)外径与水口内孔(91)孔径的差值X在1mm以内。
10.一种中间包上水口的火泥厚度控制工艺,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火泥厚度控制装置进行,包括以下步骤:
S1、上水口(9)外侧壁上的火泥涂抹完成后,将火泥厚度控制装置的圆柱定位块(2)嵌入在上水口(9)的水口内孔(91)中,并使定位压板(3)压靠在上水口(9)端面;
S2、控制连接件(1)相对圆柱定位块(2)转动,带动刮片(4)绕圆柱定位块(2)轴线转动,刮片(4)将火泥厚度大于要求范围部分的多余火泥刮掉,同时对火泥厚度小于要求范围部分进行填补;
S3、测量火泥厚度,确认是否在要求范围内,若不在要求范围内,回到步骤S2,若在要求范围内,取下火泥厚度控制装置,工序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湛江钢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中冶宝钢湛江钢铁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798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