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轧机板型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5809.X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99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黄崇辉;王立国;郑明哲;李明远;张文强;郎文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22 | 分类号: | B21B37/22;B21B37/48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艾中兰;任立 |
地址: | 210035***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轧机 控制系统 稳定性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提高轧机板型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弯辊系统进行优化,包括:优化弯辊管路和优化弯辊控制系统压力采集点位置。本发明设计弯辊软管替代现有弯辊硬管,简单易实现,替代性强,减震效果明显。经过优化后,工作辊弯辊控制系统所受冲击振动显著降低。本发明优化了弯辊压力采集点位置,能够减小压损,取压点压力稳定,压力采集准确,提高了板型控制系统压力控制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轧机板型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宽厚板厂厚板轧制的特点是尺寸规格繁多、轧制中经常需要展宽轧制。工作辊是处在受热膨胀及与轧件摩擦而不断受到磨损的综合影响下工作,所以辊形时刻都在变化。弯辊是控制板型的重要手段,工作辊弯辊可以控制辊缝形状,从而消除轧制力对板形的影响、改善钢板的板形、改善钢板的平直度。由于轧机在轧制咬钢和轧制过程中冲击振动,弯辊系统所受的逆向冲击力特别大,极易造成轧机出现弯辊伺服阀故障、弯辊管路故障。因弯辊系统不稳定造成轧制板型镰刀弯上升至0.08%。因弯辊系统造成的轧机区域机械类故障的停时35%约500min,造成的液压油泄漏,占年度油品消耗的42%约80桶。现有弯辊均采用硬管连接,弯辊系统传感器布置在弯辊末端,这也间接造成了弯辊力检测不准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宽厚板厂轧机弯辊控制系统稳定性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轧机板型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方法,用于降低弯辊系统故障,也适用于高压、高振动冲击下的液压系统的稳定性提升。
本发明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种提高轧机板型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弯辊系统进行优化,包括:
(一)对弯辊管路重新设计、布管:主要集中在弯辊连接法兰和弯辊硬管两个方面
1、通过对比多个方法兰焊接芯开裂实物,发现原方法兰焊接芯在加工台阶处容易造成应力集中,在频繁的冲击振动下台阶处极易出现裂痕,因而将该焊接芯台阶加工成45度斜角过渡的加强型焊接芯接头减少应力集中系数,另外将与弯辊块连接方法兰的12.9级的M16*50全牙螺杆替换为10.9级M16*55非全牙螺杆,并在螺栓底部增加8.8级M16弹簧垫片进行防震处理。
2、参照弯辊硬管连接形式设计带有加强型方法兰焊接芯与改进型方法兰的耐高压橡胶胶管和45度、90度过渡弯的耐高压橡胶胶管。
3、通过对比历年统计的弯辊故障,将轧机出口操作侧上外弯辊管路、出口操作侧下内无杆腔弯辊管路,轧机入口操作侧下外弯辊管路、上内无杆腔弯辊管路四处故障多发位置硬管,使用设计的橡胶胶管进行替换,并定期1年进行整体更换。
4、通过现场排查和分析,因现场弯辊硬管管路均为整体管路,近10米长,过渡弯超过8个,且法兰过渡面均为狭小空间,故障处理非常困难,将入口操作侧上内有杆腔的弯辊硬管也进行重新布管,并添加自主设计带有加强型哈夫法兰的橡胶胶管。
二、优化弯辊控制系统压力采集点位置:
通过对取压点实物和实际测量数据分析,原设计弯辊管路取压点向下且离用户点距离在1米以上,压力采集时压损失实际测量在0.2bar左右,易造成压力控制系统控制力波动且下置取压点油液不流通易造成杂质聚集引起取压点堵塞;优化后的弯辊管路取压点离用户点距离约5公分,减少了液压油沿程压力损失,且取压点朝管路左右两侧中心布置,优化后的弯辊取压点不会出现堵塞现象,压力采集准确,误差在0.05%左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580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伺服同步发片机构
- 下一篇:一种自变形可重构多地形的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