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除磷系统和水质快速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4059.4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程章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筑(福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黄骏鹏 |
地址: | 350014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系统 水质 快速 净化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水污染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除磷系统和水质快速净化方法;系统包括复合菌剂存放桶、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控制阀和主控平台。方法中,针杆藻和聚磷菌的复合菌剂投放到污染水区进行反应产生沉淀物,通过网袋截留沉淀物,直至水质监测数据在正常的范围内。本发明生物除磷系统,能够根据水质的情况及时适量的投放复合菌剂,从而可以实现快速精确的生物除磷,能避免多余的人工耗时以及降低人工施工时的不稳定性因素。通过投放针杆藻和聚磷菌,发挥协同除磷的作用,以达到水质快速净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理水污染的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生物除磷系统和水质快速净化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当前社会对水质环境处理的要求愈来愈严格,对于已经污染的水无法做到立刻处理。污水生物除磷主要是利用聚磷菌(属于不动杆菌属、气单胞菌属和假单胞菌属等)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磷和在好氧条件下蓄积磷的作用。污水除磷包括生物除磷和化学除磷,而化学除磷包括两个必要的过程,首先将污水中溶解性含磷物质转化成不溶性颗粒形态,通过将颗粒固体去除从而达到污水除磷的目的,生物除磷是通过功能微生物超量富集废水中的磷,去除效果理想,环境友好,富集磷的活性污泥经过处理实现磷资源的回收,具有很高的价值。
但是,现有生物除磷,采用人工投加除磷剂,人工投加除磷剂,会增加许多的不稳定因素,如无法在特定区添加适量的复合复合菌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准确定量自动投放自动化生物除磷系统;
相应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通过投放针杆藻和聚磷菌,发挥协同除磷的作用,以达到水质快速净化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生物除磷系统,其包括:复合菌剂存放桶、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控制阀和主控平台,
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包括探测头,水质污染区中每相隔2米就设有探测头,并在探测头处通过设置有一根以上的管道与复合菌剂存放桶连通;
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通过探测头监测得到的数据发送到主控平台;
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控制阀包括阀体和与阀体连接的控制器,控制器包括有体积测量模块、自动投放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
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控平台连接,用于接收主控平台发送的复合菌剂添加量的指令,接收的指令通过自动投放模块控制阀体的开合;
体积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复合菌剂存放桶中复合菌剂的体积,控制器将体积测量模块测量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反馈至主控平台;当复合菌剂存放桶中复合菌剂的体积小于预设的体积时,主控平台发出关闭阀体的指令到控制器的自动投放模块,控制阀体的关闭。
进一步的,水质监测数据包括:总磷含量、氨氮含量和总氧含量。
进一步的,复合菌剂存放桶设置在污染水质区的陆地上,使复合菌剂存放桶的液面高于污染水质区的水位。
进一步的,管道在靠近复合菌剂存放桶的一侧设有调节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水质快速净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复合菌剂制备:所述复合菌剂包括针杆藻和聚磷菌;复合菌剂中针杆藻的含量为0.1~0.6g/L,聚磷菌的含量为0.8~1.5g/L;
S2网袋的设置:在水质污染区沿着河道方向每2米固定有网袋,所述网袋上设有开口,并所述网袋表面通过热熔方式使其表面吸附活性炭形成有活性炭层;所述网袋的网格半径为1~2mm;
S3将生物除磷系统中的复合菌剂的管道出料口通过网袋的开口延伸至网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筑(福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弘筑(福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40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