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物除磷系统和水质快速净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94059.4 | 申请日: | 2020-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24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程章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弘筑(福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4;C02F10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黄骏鹏 |
地址: | 350014 福建省福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系统 水质 快速 净化 方法 | ||
1.一种水质快速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S1 复合菌剂制备:所述复合菌剂包括针杆藻和聚磷菌;复合菌剂中
针杆藻的含量为 0.1~0.6g/L,聚磷菌的含量为 0.8~1.5g/L;
S2 网袋的设置:在水质污染区沿着河道方向每 2 米固定有网袋,所
述网袋上设有开口,并所述网袋表面通过热熔方式使其表面吸附活性炭形成有活性炭层;所述网袋的网格半径为 1~2mm;
S3 将生物除磷系统中的复合菌剂的管道出料口通过网袋的开口延伸
至网袋内;
所述生物除磷系统,其包括:复合菌剂存放桶、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控制阀和主控平台,
所述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包括探测头,水质污染区中每相隔 2 米就设有探测头,并在探测头处通过设置有一根以上的管道与所述复合菌剂存放桶连通;
所述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通过探测头监测得到的数据发送到所述主控平台;所述管道上设有控制阀,所述控制阀包括阀体和与阀体连接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有体积测量模块、自动投放模块和无线通讯模块;所述控制器通过无线通讯模块与主控平台连接,用于接收主控平台发送的复合菌剂添加量的指令,接收的指令通过自动投放模块控制所述阀体的开合;所述体积测量模块用于测量复合菌剂存放桶中复合菌剂的体积,所述控制器将体积测量模块测量的数据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反馈至主控平台;当复合菌剂存放桶中复合菌剂的体积小于预设的体积时,主控平台发出关闭阀体的指令到控制器的自动投放模块,控制阀体的关闭;
S4 通过水质流量数据监测仪测定的数据,在网袋中投放相应水质流
量数据对应量的复合菌剂进行反应产生沉淀物,通过网袋截留沉淀物,直至水质监测数据在正常的范围内;所述网袋内通过分隔层分为上端部和下端部,所述分隔层设有连通上端部和下端部的通道,所述上端部内侧设有隔水层,所述上端部设有开口;置于水质污染区内的网袋其上端部保持在水质污染区水位上;
所述网袋左右两端分别固定在水质污染区所在河道的横向两侧,并
且下端部分沿横向分为两个以上的隔间,所述隔间均可通过所述通道与上端部连通;
复合菌剂从网袋的开口进入上端部,并通过分隔层的通道分装到下端部的隔间内。
2.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质快速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质监测数据包括:总磷含量、氨氮含量和总氧含量。
3.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质快速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菌剂 存放桶设置在污染水质区的陆地上,使复合菌剂存放桶的液面高于污染水质区的水位。
4.如权利要求 1 所述的水质快速净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在靠近复合菌剂存放桶的一侧设有调节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弘筑(福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弘筑(福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405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