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92921.8 | 申请日: | 202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9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魏强;马保华;张俊鸿;张辉;刘洁;卢四海;马驰原;姚舸;苗雨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C12N5/075 | 分类号: | C12N5/075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1 | 代理人: | 赵红霞 |
| 地址: | 712100 ***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山羊 细胞 体外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方法,本发明是能够在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过程中,通过添加合适的和合适浓度的减数分裂抑制物,先抑制卵母细胞恢复减数分裂,延长卵母细胞处于生发泡期的时间,使卵母细胞有充分的时间完成胞质成熟,然后恢复减数分裂完成核成熟,从而达到了核成熟和胞质成熟的同步化,有利于IVM卵母细胞后续发育率的提高,通过选择最合适的CNP和雌激素浓度配比,以及减数分裂的抑制时间,使卵母细胞有充分的时间完成胞质成熟,然后恢复减数分裂完成核成熟,从而达到了核成熟和胞质成熟的同步化,进而提高IVM奶山羊卵母细胞后续发育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领域,涉及一种高效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山羊体外受精、体细胞克隆和转基因等技术的发展,对山羊卵母细胞的需求日益增加。获得山羊卵母细胞的途径主要有两条,即体内冲取成熟卵母细胞和通过体外培养获得成熟卵母细胞。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是指从卵巢中分离未成熟卵母细胞,在体外经过适宜的条件进行培养,使卵母细胞发育成熟并具有受精能力。IVM技术不仅减少了激素使用量降低了成本,而且可提供数量较多的卵母细胞,是目前常用的获得山羊卵母细胞方法。卵母细胞的成熟包括核成熟和胞质成熟两个基本环节。卵母细胞只有细胞核和胞质二者都成熟后,才能支持正常的胚胎发育。在体内,卵泡液中的抑制因子控制卵母细胞不过早自发恢复减数分裂,而使卵母细胞经历一个相当长过程逐步获得胞质成熟。而在体外,由于脱离了卵泡液的抑制环境,卵母细胞提前自发恢复减数分裂,胞质没有充分的时间成熟,影响了后续发育能力,因此IVM获得的卵母细胞虽然数量多,但卵母细胞的后续发育率远不如体内成熟卵母细胞。为了改善IVM卵母细胞胞质成熟质量,一种高效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出现迫在眉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方法,通过比较在山羊卵母细胞IVM体系中单独添加CNP或共同添加CNP和雌激素,通过对卵母细胞核成熟、胞质成熟和卵母细胞后续发育能力的分析,筛选CNP抑制山羊卵母细胞减数分裂以达到核质同步成熟并提高IVM卵母细胞质量的合适应用条件,不仅为利用CNP提高IVM山羊卵母细胞质量提供理论和实验基础,而且将以此为依托,建立一套新的高效的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技术体系,为奶山羊胚胎工程的产业化提供更多的高质量的卵母细胞。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效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卵巢收集和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采集、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以及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和胚胎的培养;
所述卵巢收集和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采集过程具体如下:
1)自当地屠宰场采集卵巢;
2)将采集的卵巢放置在22℃~25℃的无菌生理盐水中,并在3h内运回实验室;
3)在含有0.1%PVA的mDPBS中收集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
4)将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放置在实体显微镜下,通过实体显微镜收集有三层以上卵丘细胞且胞质均匀、形态良好的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
所述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过程具体如下:
1)将未成熟奶山羊卵母细胞放置在成熟培养液I中进行抑制培养抑制其减数分裂6小时;
2)将步骤一中的卵母细胞转入成熟培养液II中恢复减数分裂进行成熟培养18小时;
3)另取一组未成熟奶山羊卵母细胞,将该未成熟奶山羊卵母细胞放置在常规传统的成熟培养液中培养24小时;
4)统计未成熟卵母细胞在成熟培养液I中进行抑制培养的减数分裂抑制率以及成熟培养液II中培养的成熟率和后续发育率,将该数据与常规传统的成熟培养液进行对比,筛选出高效的奶山羊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液;
所述卵母细胞孤雌激活和胚胎的培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29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