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层隧道的物料转运系统及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90064.8 | 申请日: | 2020-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84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何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亿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G63/00 | 分类号: | B65G63/00;B66C17/06;E21D9/14 |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3 | 代理人: | 郑勇 |
| 地址: | 400080 重庆市九***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层 隧道 物料 转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层隧道的物料转运系统及方法,可以实现上下两层隧道同时施工及物料转运。包括:位于上层的双向行车隧道;位于下层的地铁隧道,位于双向行车隧道的下方中部;两边坡,位于双向行车隧道入口的两侧,其中一个边坡上挖有进场通道;地坑,位于两边坡之间的坡底,与下层隧道入口对应;桥式起重机,架设在两边坡之间,用于将地坑中的物料转运到地坑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双层隧道的物料转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双层隧道挖掘均是分别设置各自的转运道路,转运道路过多,工程复杂,且转运成本高,或者一层一层地进行挖掘,挖掘效率较低,物料转运效率低。
现有的行车用转运斗均是将下开门设置在料斗的一侧,在转运斗卸料的时候,由于两侧受力不均衡,转运斗会左右摆动,不能完成精准卸料,而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将转运的土方精准地倒入转运车辆的车斗内,现有的行车用转运斗不能满足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双层隧道的物料转运系统及方法,可以实现上下两层隧道同时施工及物料转运。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双层隧道的物料转运系统,包括:
位于上层的双向行车隧道;
位于下层的地铁隧道,位于双向行车隧道的下方中部;
两边坡,位于双向行车隧道入口的两侧,其中一个边坡上挖有进场通道;
地坑,位于两边坡之间的坡底,与下层隧道入口对应;
桥式起重机,架设在两边坡之间,用于将地坑中的物料转运到地坑外。
优选地,所述地坑与双向行车隧道之间设有第一转运通道,用于转运双向行车隧道中的物料。
优选地,所述地坑与进场通道相邻的一侧设有第二转运通道,供货车进入,以及配合桥式起重机,将地坑中的物料转运出去。
优选地,所述地坑背向双向行车隧道的一侧设有第一放置平台,作为架设桥式起重机的设备安装位置,以及存放设备\物料。
优选地,所述地坑背向进场通道的一侧设有第二放置平台,用于存放设备\物料。
优选地,所述桥式起重机包括横向设置的天车轨道,所述天车轨道的两端通过短承载梁架支撑于地坑上方地面,天车轨道的中部设置长承载梁架支撑于地坑底部,所述天车轨道上安装转运起重机。
优选地,所述长承载梁架将地坑底部划分为物料存放区域、吊装区域,所述物料存放区域、吊装区域均与地铁隧道对应,所述物料存放区域用于临时存放地铁隧道中输出的物料,所述吊装区域用于与桥式起重机配合,将地坑中的物料转运出去。
优选地,所述桥式起重机通过锁钩、料斗转运物料,所述料斗的上部开口,所述料斗下部的两侧分别铰接有下开门,所述料斗的至少一个端壁上设置有开门油缸,开门油缸的活塞杆上铰接有两根摇臂,所述两根摇臂的下端分别铰接于对应侧的下开门,用于驱动下开门开闭;
所述料斗的端壁上立设有导向槽,所述开门油缸的活塞杆上设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与导向槽间隙配合,用于对导向块上下移动进行导向;
所述料斗的端壁上设有锁门油缸,所述锁门油缸的活塞杆上固定有插销,至少一个下开门上设有固定支耳,所述固定支耳上设有销孔,所述销孔用于与插销配合锁定下开门;
所述料斗的上部设有链条用于与挂钩连接。
一种双层隧道的物料转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亿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亿扬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900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