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阳极浇铸吊耳自动弯曲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9308.0 | 申请日: | 2020-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382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夏晓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益阳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D7/06 | 分类号: | B21D7/06;B21D37/16;B21D43/12;B21D43/20;B21D37/10;B21D37/12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07 | 代理人: | 徐雄 |
地址: | 413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阳极 浇铸 自动 弯曲 成型 设备 |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镍阳极浇铸吊耳自动弯曲成型设备,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它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设置的工件槽;工件槽的一侧设置有冲头,另一侧设置有成型模座;成型模座前端两侧对称设置有侧模块;成型模座前方两侧设置有弹性伸缩杆;弹性伸缩杆端头设置有压轮;两个压轮相互挤压在一起;成型模座前端面设置有端模腔;成型模座内设置有抵模杆;抵模杆尾端安装压缩弹簧,前端设置有抵模槽;成型模座上端面连接竖直的脱模伸缩缸;脱模伸缩缸安装在机架上;工件槽上方连接落料腔,落料腔顶端入口设置有进料输送带。它的优点在于可以消除吊耳在弯曲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回弹变形,实现自动进料和脱模收集,提高吊耳成型精度和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镍阳极浇铸吊耳自动弯曲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由硫化镍焙烧成氧化镍,再用电炉或反射炉还原熔炼所产出的粗镍浇铸成阳极,以粗镍为可溶阳极,纯镍作阴极,进行镍金属电解工艺。目前,在镍阳极板的浇筑过程中,需要在镍板顶端放置3.5mm~6.5mm直径的铜吊线,用来起支撑和导电作用,因此吊耳在达到特定形态的同时应具备一定强度和尺寸精度,以保证镍电解过程中的所要求的悬垂度、平直度、弯曲扰度等关键参数。传统的吊耳实施工艺主要依靠工人使用普通弯管机来进行弯曲,这种弯曲成型方式会造成大的误差以至于会产生弯曲形态不满足设计需求、加工后吊耳平衡性差和吊耳表面破损问题,极大影响后续生产,还存在工人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镍阳极浇铸吊耳自动弯曲成型设备,它的优点在于可以消除吊耳在弯曲成型过程中产生的回弹变形,实现自动进料和脱模收集,提高吊耳成型精度和加工效率。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镍阳极浇铸吊耳自动弯曲成型设备,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设置的工件槽;两个所述工件槽的一侧中间位置设置有可水平移动的冲头,另一侧中间位置设置有可上下升降的成型模座;所述成型模座前端两侧对称设置有可张开和收拢的侧模块;所述成型模座前方两侧设置有弹性伸缩杆;所述弹性伸缩杆端头设置有压轮;两个所述压轮相互挤压在一起位于成型模座前方中心位置;所述成型模座前端面设置有向内凹陷呈圆弧形状的端模腔;所述成型模座内设置有可伸缩的抵模杆;所述抵模杆尾端安装压缩弹簧,前端设置有与端模腔底面相配合的抵模槽;所述侧模块、端模腔、抵模槽及冲头共同构成吊耳的成型模具;所述成型模座上端面连接竖直的脱模伸缩缸;所述脱模伸缩缸安装在机架上;所述工件槽上方连接落料腔,落料腔顶端入口设置有进料输送带。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抵模杆下端面上固定设置有凸起;所述成型模座下端面上设置有用于凸起活动的条形槽;所述机架上安装有可挂住凸起的L型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落料腔侧边设置有分料装置;所述分料装置包括安装在机架上的分料伸缩缸;所述分料伸缩缸前端设置有水平的用于打开落料腔通道的分料板;所述分料板横向穿过落料腔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侧模块分别通过滑轨设置在成型模座前端面两侧;所述侧模块尾端连接侧模伸缩缸,侧模伸缩缸安装在成型模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模块的内侧面上设置有与吊耳配合的竖直槽和弧形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型模座尾端通过滑轨安装在机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端模腔上端面上设置有与吊耳相配合的弧形挡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工件槽相对的一端的端头设置有防止工件折弯刮伤的滑轮。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冲头内设置有电加热线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成型模座下方设置有接料箱或出料输送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益阳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益阳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93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及其制冷、制热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辅助多功能教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