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片散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4623.4 | 申请日: | 2020-03-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03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肖立杨;陈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3/367 | 分类号: | H01L23/367;H01L23/373 |
代理公司: |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2 | 代理人: | 孙一峰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片 散热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芯片散热器。散热器由PCB边框与散热金属片构成。PCB边框尺寸与对应需要散热芯片的PCB样式相同,PCB边框焊盘区侧面镀有金属,连通上下表面金属层。PCB边框焊盘区表面根据焊盘尺寸打有适当大小的通孔。PCB边框中间有镂空区,可与金属散热片嵌合,嵌合后金属散热片与PCB边框上下表面平齐。芯片焊接在PCB边框上后,再作为整体焊接到电路的PCB中。金属散热片作为中间夹层,将热量传导到散热片外部的散热器上和电路PCB的表面,使芯片的主要散热面兼顾两种散热方式,提高散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散热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片散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的高度集成化,产品尺寸越来越小,同时也伴随着诸多问题。温度过高导致器件失效就是其中之一。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主流散热方式有三大类,分为普通散热器散热,风扇、水冷散热及半导体制冷片散热。普通散热器的原理是通过增大散热面积来降低对流换热热阻。散热风扇的原理是增大对流系数来降低热阻,而半导体制冷片的原理是通过Peltier原理,给半导体供电形成热泵做功转移热量。但是三种散热方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普通散热器结构简单可靠,但是散热量较小。风扇和水冷散热量较大,但对机械结构要求较高,需专门设计,同时体积较大。制冷片结构稳定,但本质上为转移热量,需再加散热结构,同时可能产生冷凝水对电气造成影响。
本发明针对普通散热器结构,进一步提高了散热器散热效率。
对于普通散热器,安装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贴合在芯片表面,一种是贴合到专用散热器上。如图1所示。
由于在多数的芯片封装中,芯片通常只贴合固定在封装内部的某一个面上,而芯片的其它面与封装外壳之间隔有一层气体介质。由于封装内部空间狭窄,气体无法大量流动,这层气体介质的热阻直接等效为等厚度的气体热导率材质的热阻,其热阻值非常大,因此芯片贴合封装的这面成为主要散热面。
通过热分析仿真发现,芯片约有80%的热量是通过该面流向外界的。但是由于主要散热面只有一面,因此该面要么贴合到PCB上通过PCB散热,要么贴合到专用散热片上散热。即主要散热面通常只能通过一种方式进行散热。图1所示的两种散热方法,主要散热面都只有一种散热方式,因此散热效率偏低。
而对于两种方式兼顾的散热,目前有通过在焊接芯片的PCB背面再贴合散热片的做法,如图2所示。但是由于PCB在厚度方向上热导率很低,因此需要在芯片下方的PCB上设计专门的热过孔,同时要求芯片背面PCB无其它电子元件。
发明内容
为解决芯片的主要散热面无法同时采用PCB和散热器散热的问题,本发明通过将散热片安装到芯片与PCB之间,设计了一种兼顾两种散热方式,同时无需专门设计PCB散热,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性加入,并对原有电路PCB结构不造成影响的高效芯片散热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芯片散热器,包括PCB边框1和金属散热片6,所述PCB边框1两边的外侧具有焊盘区2,另外两边的上层被铣去形成导热槽5,即具有焊盘区2的两边厚度大于另外两边;所述金属散热片6包括嵌合区7与散热区8,且散热区8具有水平面及与水平面形成直角夹角的垂直面,嵌合区7连接在散热区8垂直面的下端,即嵌合区7与散热区8水平面相互平行且相互之间有间距;嵌合区7与散热区8连接的一端及嵌合区7的另一端具有凹槽,该凹槽与导热槽5相契合,即通过凹槽金属散热片6与PCB边框1整体契合,嵌合区7整体嵌入PCB边框1中,同时嵌合区7的表面与PCB边框1具有焊盘区2的两边表面齐平,即嵌合区7的厚度与PCB边框1具有焊盘区2的两边以及焊盘区2的厚度一致,所述焊盘区2的侧面镀有金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462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