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源标定方法及光源标定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3664.1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1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张贤鹏;吴超;陈孟浩;赵鹏;李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31 | 分类号: | H04N9/31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唐双 |
地址: | 518052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源 标定 方法 装置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源标定方法及光源标定装置,该方法基于光学仿真设计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光机配置指令,根据光机配置指令在仿真设计界面上配置光机系统对应的图标,光机系统包括光传递系统和空间光调制器;接收第一设置指令,在空间光调制器的出光位置配置反向均匀发光的参考阵列光源;模拟计算参考阵列光源发出的参考光束依次经过空间光调制器和光传递系统后,在光传递系统的参考入口处的光分布信息;根据光分布信息在光传递系统的参考入口处显示光源配置提示信息。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使得空间光调制器出射的光束整齐且均匀,抵消光传递系统与空间光调制器带来的照明劣化。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源标定方法及光源标定装置。
背景技术
投影中使用的光机系统可将均匀光或阵列光投射到光源到空间光调制器上,但是由于光学系统固有的像差和拉伸效应,往往会使得空间光调制器上的光照分布相较于光源处存在变形。光机系统的畸变会使得原本横平竖直分布的阵列光源出现变形,例如,如图1所示,图1(a)为一个网格图,假设在每个交叉点上放置一个光源,则光源之间等距规则分布,若光机系统存在枕形畸变,则经过光机系统之后网格图如图1(b)所示,若光机系统存在桶形畸变,则经过光机系统之后网格图如图1(c)所示,单个子光源所形成的照明分布也不再均匀规则。
除了光机系统本身的像差导致的照明变形以外,入射光与空间光调制器存在夹角也会导致照明系统的变形,例如在数字微镜器件(DMD,DigitalMicro Mirror Device)系统中,入射照明光的主光线与DMD往往需要有24度或34度的夹角,图2为DMD照明的示意图,A和B是入射至DMD的两个光束,分别入射至DMD的两个边缘,由于DMD的法线方向与光线方向并不一致,会导致光线A和光线B经过的光程并不相等,如果光线A与光线B分别来自两个子光源,则两个子光源的光束经过不同的光程到达DMD平面,会导致两个子光源的光束大小不一致,此外由于DMD法线与光线方向不一致,还会导致DMD上的光斑在竖直方向上存在一定的拉伸。
像差和拉伸效应都会导致原本均匀整齐分布、一致性良好的阵列光源在空间光调制器上的照明出现分布不均匀、不整齐以及大小形状不一致等现象,极大的影响局部背光调节(Local Dimming)的效果。目前可以使用算法对光源的亮度进行控制以降低光机系统的不良影响,该方法需要记录每个光源在空间光调制器上的照明分布,再根据这些照明分布分析控制算法,导致算法端的压力较大,需要算力较强的硬件支持,否则会影响算法的实时性,并且这种算法上的修正会导致光学效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源标定方法及光源标定装置,能够使得空间光调制器出射的光束整齐且均匀,抵消光传递系统与空间光调制器带来的照明劣化。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源标定方法,该方法基于光学仿真设计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光机配置指令,根据光机配置指令在仿真设计界面上配置光机系统对应的图标,光机系统包括光传递系统和空间光调制器;接收第一设置指令,在空间光调制器的出光位置配置反向均匀发光的参考阵列光源;模拟计算参考阵列光源发出的参考光束依次经过空间光调制器和光传递系统后,在光传递系统的参考入口处的光分布信息;根据光分布信息在光传递系统的参考入口处显示光源配置提示信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源标定装置,该光源标定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光源标定方法。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在空间光调制器的出光位置设置参考阵列光源,通过控制参考阵列光源,反推出如何设置阵列光源才能使得阵列光源出射的光束依次经过光传递系统与空间光调制器后分布均匀且一致,通过对光源的排布预先调整,使得光源本身的分布不均匀整齐,但空间光调制器出射的光束整齐均匀,光束的形状与位置分布的一致性较好,且实现简单,能够解决光传递系统与空间光调制器带来的照明劣化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光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366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