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即食低钠盐麻辣腊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83633.6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9487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贺稚非;张东;李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L13/10 | 分类号: | A23L13/10;A23L13/40;A23L13/70;A23L5/10;A23L33/10;A23B4/2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8 | 代理人: | 武君 |
地址: | 40071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即食 钠盐 麻辣 腊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的一种可即食低钠盐麻辣腊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肉制品加工技术领域。其制备方法通过腌制、液熏、晾干、烘烤、煮制、炒制等步骤制得可即食腊肉。本发明通过对腌制剂配方进行改进,减少了氯化钠的使用,降低了腊肉中钠的含量,增加了营养成分;采用纯天然物质提取的烟熏液进行液熏,无额外添加的添加剂和防腐剂,取代了传统的烟熏方式,使得腊肉的有害成分大大减少,使腊肉具有浓郁的烟熏风味和烟熏色泽,更加绿色健康。在煮制过程中添加一定量的橘皮,可以使橘皮中的有益成分更加充分地渗入到腊肉内部,使得成品腊肉风味独特、解腻开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肉制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即食低钠盐腊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腊肉作为中国的一种传统腌腊制品,色泽鲜艳,风味独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传统制备方法腌制的腊肉食盐含量高,多食对人体健康十分不利。此外,市场销售的腊肉多为半成品,不可直接食用,限制了腊肉产品的进一步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升级,腊肉口味的创新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此外,消费者对腊肉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个性化,单一口味且不可直接食用的腊肉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
因此,将腊肉的传统腌制方法进行改进,并将新配方腌制的腊肉做成可以直接食用的麻辣辣肉,符合腊肉产品口味多样化、系列化的需求,并可以推动腊肉产业的不断进阶升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一种可即食低钠盐腊肉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即食低钠盐麻辣腊肉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选择新鲜猪肉,去除杂质;然后将肉切成肉条;
S2:将腌制剂配料与水混合,配制成腌制液;腌制剂配料以步骤S1选取的猪肉质量百分比计:氯化钾0.8~1%、抗坏血酸钙0.4~0.5%、精制盐2.5~3%、十三香0.2~0.4%、花椒粉0.3~0.5%、白砂糖1.5~3%、料酒1.5~2.5%、磷酸盐0.1~0.2%和异抗坏血酸钠0.05~0.1%,制成后的腌制液浓度为15~20%;
S3:将步骤S1得到的肉条置于腌制液中,揉搓5分钟,然后于4~10℃下密封腌制3~4天,腌制期间每天将腌制器中的肉上下翻动一次;
S4:将步骤S3得到的猪肉用水清洗晾干;
S5:将步骤S4得到的猪肉放置于浓度为10~15%的烟熏液中浸渍液熏3~4h;
S6:将步骤S5得到的猪肉取出晾干,放置于45~55℃的条件下干燥45~55h,干燥过程中每隔12h翻动一次;最后将肉取出冷却至室温后即为低钠盐腊肉;
S7:将步骤S6得到的低钠盐腊肉放入锅中加水煮制两次,每次保证沸水浴20~30min;
S8:将步骤S7得到的腊肉切成腊肉丁,加入水至刚好没过腊肉丁,加入配料,所述配料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成分组成:辣椒5~10%、花椒3~5%、白砂糖4~6%、鸡精1~3%、烟熏液2~5%;加盖小火炖煮,直到水分全部蒸干,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S9:在干净的锅中放入食用油(肉重的60~80%),加热至140℃~160℃;然后倒入步骤S8煮制的腊肉丁,倒入配料(以肉重百分比计),辣椒15~20%、花椒粉3~5%、白砂糖5~8%、鸡精1~3%,炒制5~8min,最后取出自然冷却,得到可即食低钠盐麻辣腊肉。
S10:将步骤S9得到的可即食低钠盐麻辣腊肉进行杀菌、真空包装后得到成品。
进一步,所述步骤S1所用的是猪后腿肉。
进一步,所述步骤S1所切成的肉条长10~15cm,宽2.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未经西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36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