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协测试人才管理方法和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80334.7 | 申请日: | 2020-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598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郭超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Q10/06;G06Q10/10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鼓楼区京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2 | 代理人: | 林云娇 |
地址: | 350000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测试 人才 管理 方法 系统 | ||
一种外协测试人才管理方法和系统,包括:人员能力测定,得出人员能力分布;数据获取:在基本信息录入子模块中,录入测试人员基本信息,在外部信息获取子模块中,从外部测试管理系统获取详细数据;数据加工,抽取能力测定模块的能力结果数据、数据获取模块得到的基本属性数据及行为属性数据,对这些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聚类算法对数据集进行分类,得出所有测试人员的分类,根据各分类人员的特征进行标签化画像;综合管理,包括:提供测试人员的综合属性数据查询,及综合画像数据展示,为测试人员的管理提供综合决策。本发明应用项目反应理论IRT测定外协测试人员能力,确定人员能力分布,实现对外协测试人员的综合管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外协测试人才管理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测试人才管理是银行IT科技人才管理的重要方面,受到编制和规模的影响,银行不能像互联网、软件等企业一样招聘大量正式测试人员,转而较多使用外协测试人员作为补充;由于各种原因银行科技外协测试人员的流失率较高,据统计流失率达到20%以上,这给银行的IT科技测试人才的管理带来比较大的挑战,比如:如何实现在场外协测试人员的梯队化管理;如何在外协测试人员有效的驻场服务期内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如何招聘外协测试新人以保障驻场服务的连续性并确定薪酬等。
针对以上问题,现有期刊文献、专利文献提及了一些应对的措施和方法,如期刊《中国金融》2019年1月刊论文《金融科技外协人才管理创新》提出了一种“产学共建共享”框架体系,打造产学共建共享联盟,把TMMi、ISTQB等软件测试标准作为这一体系培养的抓手,同时构建人才评价、推荐、规划机制,提高外协人员的服务连续性和服务效用。
申请号为201810643995.1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才管理方法及其终端,提出了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人才管理方法及其终端,利用区块链技术保存知识元数据、知识笔记数据、职业技能评定及人才简历等,实现人才的链上管理,保障人才数据的不可篡改和权威性。
申请号为201810511072.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人才信息管理系统和方法,提出了基于大数据的海外人才管理方法和系统,由采集、数据记录、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模块组成,提高了掌握海外人才情况的准确性。
申请号为201710352137.7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企业人才管理系统,提出了一种企业人才管理系统,由员工信息、培训经历、绩效综合组成,实现员工和企业对企业人才信息的双向管理。
申请号为CN201710825343.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人力业务外包管理监控方法及系统,提出了一种人力业务外包管理监控方法,实现对外包业务的申请信息接收、分类、审核、采购、费用信息流转及外包监管;提供了一种线上外包流程管理,提高了文件审批流转的效率。
上述人才管理方法和系统,未有涉及根据外协测试人员的能力测定分布数据,人员基本属性数据,参与项目的详细数据、人员绩效评价数据、测试资产贡献数据等行为属性数据为测试人员进行综合画像,从而不能根据人员特点全面动态管理外协测试人员,并保障不同梯次人员的服务连续性并确定初始薪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外协测试人才管理方法和系统,根据人员特点全面动态管理外协测试人员,并保障不同梯次人员的服务连续性并确定初始薪酬。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外协测试人才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人员能力测定,具体包括:
设置测试题、参数估计,然后组织人员进行能力测定、评估测定结果,并得出人员能力分布Dcap;
步骤2:数据获取,具体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未经福建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803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