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利用视觉摄像检测技术的薄膜形态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6378.2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8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俊;华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H01Q1/22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利用 视觉 摄像 检测 技术 薄膜 形态 控制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利用视觉摄像检测技术的薄膜形态控制装置,包括中位气管,中位气管水平设置于工作台面上方,中位气管上开有中位通气管小孔,中位气管两侧安装可调节侧位气管结构,可调节侧位气管结构和中位气管均各自连接真空发生器模块,中位气管一侧设置高速摄像头。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较为精准的得到在某一负压条件下,所能得到的最大薄膜弯曲半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膜形态控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视觉摄像检测技术的薄膜形态控制装置,属于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RFID标签领域中,不管是从最初的天线薄膜制作,到芯片绑定,再到标签复合过程的各个工艺中,都需要处理天线薄膜带子。天线薄膜是一种厚度很低的材料,刚度极低,在整个RFID标签生产过程中,多处会运用到真空技术处理带子,但现在缺乏对薄膜弯曲强度力学分析的设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成本小的基于利用视觉摄像检测技术的薄膜形态控制装置。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利用视觉摄像检测技术的薄膜形态控制装置,包括中位气管,所述中位气管水平设置于工作台面上方,所述中位气管上开有中位通气管小孔,所述中位气管两侧安装可调节侧位气管结构,所述可调节侧位气管结构和所述中位气管均各自连接真空发生器模块,所述中位气管一侧设置高速摄像头。
如权利要求所述的基于利用视觉摄像检测技术的薄膜形态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节侧位气管结构包括X轴移动导轨,所述X轴移动导轨水平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面上,所述X轴移动导轨上滑动安装X轴移动块,所述X轴移动块连接X向移动机构,所述X轴移动块侧面上竖直安装Y轴移动导轨,所述Y轴移动导轨上滑动安装Y轴移动块,所述Y轴移动块连接Y向移动机构,所述Y轴移动块上安装Z轴电机,所述Z轴电机输出轴安装侧位气管,所述侧位气管上开有侧位通气管小孔。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X轴移动导轨的安装方向与所述中位气管的设置方向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X向移动机构包括X轴移动丝杆,所述所述X轴移动块中螺纹连接所述X轴移动丝杆,所述X轴移动导轨一侧设有X轴电机,所述X轴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X轴移动丝杆端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Y轴移动导轨的安装方向与所述X轴移动导轨的设置方向垂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Y向移动机构包括Y轴移动丝杆,所述Y轴移动块中螺纹连接所述Y轴移动丝杆,所述Y轴移动导轨一侧设有Y轴电机,所述Y轴电机输出轴连接所述Y轴移动丝杆端部。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位气管与所述中位气管相平行。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位气管通过中位通气管安装架水平设置于所述工作台面上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Z轴电机为伺服电机。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结构简单,可以较为精准的得到在某一负压条件下,所能得到的最大薄膜弯曲半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工作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3中,包括X轴电机1、Y轴电机2、Z轴电机3、X轴移动导轨4、Y轴移动导轨5、Y轴移动丝杆6、X轴移动丝杆7、Y轴移动块8、X轴移动块9、侧位气管10、高速摄像头11、真空发生器模块12、中位气管13、中位通气管安装架14、工作台面15、薄膜16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6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