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数据写入读取方法、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6209.9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085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13 |
发明(设计)人: | 郑超;刘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1B9/10 | 分类号: | G11B9/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胡艳娟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据 写入 读取 方法 装置 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写入读取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提高了数据存储密度。该方法应用于数据存储系统,该存储系统包括处理器、带电粒子束激发调制组件以及记录介质,该方法由处理器执行,该数据写入方法包括:获取待写入数据;根据待写入数据控制带电粒子束激发调制组件产生具有目标调制特征的带电粒子束组;控制该带电粒子束组中的带电粒子束作用于记录介质,以使记录介质中的目标区域产生与待写入数据对应的目标记录特征。该数据读取方法包括:控制带电粒子束组中的带电粒子束作用于记录介质的作用区域,以确定目标区域的目标记录特征;根据确定的目标区域的目标记录特征,读取所述待读取数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存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写入读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需要存储的数据急剧增加。通常,数据通过磁盘或光盘进行存储。
通过磁盘存储数据时,每张磁盘存储的容量受限于磁盘中磁存储单元的尺寸。通过光盘存储数据时,每张光盘存储的容量受限于光斑尺寸。因此,磁盘和光盘的存储密度很难再提高,即存储容量很难再提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带电粒子束的数据写入读取方法、装置及系统,提高了数据存储密度。
为达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写入方法,该方法应用于存储系统。该存储系统包括处理器、带电粒子束激发调制组件以及记录介质,该方法由处理器执行,该方法包括:获取待写入数据;根据待写入数据控制带电粒子束激发调制组件产生具有目标调制特征的带电粒子束组,这里,带电粒子束组包括一个或多个带电粒子束;然后,控制带电粒子束组中的带电粒子束作用于记录介质,以使记录介质中的目标区域产生与待写入数据对应的目标记录特征。其中,目标区域是经带电粒子束组中的带电粒子束与记录介质发生作用的区域。
该方法通过采用带电粒子束作用于记录介质,使得经作用后的目标区域产生与待写入数据对应的记录特征,从而实现数据写入。由于带电粒子束的束斑的尺寸可以控制在10nm以下,因此,与现有的磁存储方法和光存储方法相比,本申请提供的数据写入方法可以提高数据的存储容量。另外,由于带电粒子束只需通过控制调制电场和磁场即可,而无需引入类似光存储系统中复杂的光路控制和精密加工的透镜,因此,相对简单的系统构成减少了读写过程的错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还可以节约成本。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根据待写入数据控制带电粒子束激发调制组件产生具有目标调制特征的带电粒子束组”包括:根据待写入数据以及预定的映射关系,控制带电粒子束激发调制组件产生具有目标调制特征的带电粒子束组。其中,映射关系定义了需要写入的数据与带电粒子束组的调制特征之间的对应关系,具有调制特征的带电粒子束组用于在记录介质上产生与需要写入的数据对应的记录特征,该记录特征包括空间形貌特征、物理特征或化学特征中的至少一种。该可能的设计,通过产生具有目标调制特征的带电粒子束组,进而在记录介质上产生与待写入数据对应的目标记录特征,从而实现数据写入。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控制带电粒子束组中的带电粒子束作用于记录介质,以使记录介质中的目标区域产生与待写入数据对应的记录特征”包括:控制带电粒子束组中的带电粒子束作用于记录介质上的辅助材料层,以使记录介质上的辅助材料层产生与待写入数据对应的辅助特征,辅助材料层产生的与待写入数据对应的辅助特征用于使记录介质上的目标区域产生与待写入数据对应的目标记录特征;其中,辅助材料层包括一层或多层。该可能的设计,通过将辅助材料层经带电粒子束作用而产生的辅助特征转移到记录介质上,使记录介质产生,与待写入数据对应的目标记录特征,从而实现数据写入。
结合第一方面,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存储系统还包括扫描控制组件,该扫描控制组件用于控制带电粒子束组按照预设的扫描轨迹作用于记录介质。上述“控制带电粒子束组中的带电粒子束作用于记录介质”包括:通过控制扫描控制组件,控制带电粒子束组按照预设的扫描轨迹作用于目标区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62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