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类球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75310.2 | 申请日: | 2020-03-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6390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宋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水洁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B3/00 | 分类号: | B09B3/00;B09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类 生活 垃圾处理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生活垃圾清洁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分类球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分类球餐饮业厨余泔水处理设备、分类球智能包装物处理设备、分类球中转站设备、分类球云平台和终端设备;还公开了一种分类球生活垃圾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减量、过程清洁集运和末端高效分类的处理难题,并且为后续的回收利用、生物制肥及垃圾焚烧创造有利条件,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垃圾清洁处理领域,具体是一种分类球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生活垃圾中餐饮业厨余泔水、纸质包装物、塑料制品的占比非常大,居民小区、餐馆食堂、农村聚居地是生活垃圾的重要产生地,也是治理难点。国内的垃圾分类体系基本流于表面,多数地点虽然设立了分类垃圾桶,最终却用同一辆垃圾车运走,依靠末端垃圾处理厂的复杂设备进行分类筛选,能耗高,效率底,收集运输过程污染严重。例如,城市居民的餐饮业厨余泔水,从厨房→家门口→单元垃圾桶→小区垃圾站→垃圾车运走,这一过程中充斥着异味、污水、蚊蝇、细菌等污染,垃圾桶、垃圾车也都污迹斑斑、气味难闻、无人清理,南方城市因为气温高,这一现象更是严重。纸质包装物、塑料袋、塑料瓶类的垃圾有着体积大、重量轻、纠结缠绕的特点,常规垃圾处理方法难以高效收集、运输、分选。
城市生活垃圾最终的合理去处是回收利用、生物制肥、焚烧发电,回收利用对垃圾分类有较高要求,焚烧发电对垃圾的热值有较高要求,生物制肥对有机物的含量有较高要求,垃圾分类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末端垃圾处理系统的负担重、能耗高、效率低下,其影响巨大。
国外一些垃圾处理较有成绩的国家,都是注重了公民的素质教育,养成垃圾源头分类的习惯。中国的国情是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群众素质参差不齐;并且国内的餐饮、生活习惯也大大不同于国外,期待全民自发养成垃圾源头分类的习惯,很难实现。
同时,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的机电自动化、通讯技术、安全技术、材料科学、设备制造业等都在蓬勃发展,个别领域已达到领先世界的水平。如果能够依托先进的科学技术,使用自动化设备辅助,实现生活垃圾的源头分类减量、集运过程清洁、末端高效分类,将是解决目前国内垃圾处理过程污染的有效途径。
因此,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分类球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以克服当前实际应用中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类球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及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分类球生活垃圾处理系统,包括分类球餐饮业厨余泔水处理设备、分类球智能包装物处理设备、分类球中转站设备、分类球云平台和终端设备;所述分类球餐饮业厨余泔水处理设备用于将有机物垃圾粉碎、脱水和压缩,真空打包成有机物垃圾球;所述分类球智能包装物处理设备用于将纸质、塑料、金属和玻璃制品粉碎后压缩,分别真空打包成纸质垃圾球、塑料垃圾球、金属垃圾球和玻璃垃圾球;所述分类球中转站设备用于集中收纳各种体积大小不同的垃圾球,应用信息技术收集各类垃圾球信息和投放者信息,并传送给分类球云平台,所述分类球中转站设备集中的垃圾球用车辆方式运输到分选中心;所述分类球云平台用于接收各个所述分类球中转站设备发回的信息,对垃圾球信息和投放者信息进行储存、统计、分析以及应用;所述终端设备布置在分选中心,终端设备根据垃圾球的不同体积、重量及滚动性进行机械分选,分选后的垃圾球按类别存储。
另外,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分类球生活垃圾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有机物垃圾进入分类球餐饮业厨余泔水处理设备进行粉碎、脱水和压缩;
步骤S102,减量后的有机物垃圾被真空打包成有机物垃圾球;
步骤S103,纸质品垃圾、塑料制品、金属制品和玻璃制品垃圾进入分类球智能包装物处理设备进行粉碎和压缩减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水洁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水洁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531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