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检测3-氯-2,2-二甲基-1-丙醇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2720.1 | 申请日: | 2020-03-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290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周波;张玲;隋明明;孔令启;李玉刚;寇祖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银科恒远化工过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68;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山东重诺律师事务所 37228 | 代理人: | 冷奎亨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检测 甲基 丙醇 含量 色谱 分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3‑氯‑2,2‑二甲基‑1‑丙醇的气相色谱色谱分析方法,包括分析样品的配置、气相色谱的分析条件及定性、定量方法;色谱分析条件为:进样量1µL;气相色谱条件为60℃保留4分钟,然后20℃/min升至250℃保留10分钟,采用TG‑wax色谱柱30m×0.25mm×0.25µm,氢火焰检测器;3‑氯‑2,2‑二甲基‑1‑丙醇的停留时间为8.980min;所用定量方法为内标法,内标物为1,3,5‑三甲苯,内标物的停留时间为6.650min。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可以快速、高效、准确地对3‑氯‑2,2‑二甲基‑1‑丙醇进行分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3-氯-2,2-二甲基-1-丙醇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布洛芬作为一种有效的非甾体消炎镇痛药,其生产工艺目前国内普遍采用的是芳基1,2-转位重排法,该法以异丁苯为原料,经与2-氯丙酰氯的付克酰化、与新戊二醇的催化缩酮化、催化重排、水解、酸化等步骤制得。其中该流程水解反应为一定浓度的重排酯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布洛芬钠盐和氯代醇,布洛芬钠盐经酸化得到布洛芬,同时副产物氯代醇在75℃碱性环境下可发生醚化反应,醚化成环后酸水解可制备新戊二醇,浓缩后套用到缩合反应中,可以大幅降低工业新戊二醇的消耗,节约了原料和成本,同时物料循环使用也符合绿色化学的要求。
目前,绝大部分文献中使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方法,色谱柱条件并不清晰,实际生产中产品杂质比较复杂,各组分之间在气相色谱中响应因子差距较大,因此简单用面积归一化法不能准确测定3-氯-2,2-二甲基-1-丙醇的含量,对生产工艺影响比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3-氯-2,2-二甲基-1-丙醇的分析方法,填补了相应领域的技术空白,可有效解决使用气相色谱面积归一化方法,导致色谱柱条件并不清晰,以及实际生产中产品杂质比较复杂带来各组分之间在气相色谱中响应因子差距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检测3-氯-2,2-二甲基-1-丙醇含量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其包括步骤:
S2、配置待测样品溶液步骤,将含有3-氯-2,2-二甲基-1-丙醇的待测样品溶解,加入第一体积的内标液,配置成待测样品溶液;
S3、色谱检测待测样品溶液步骤,将所述待测样品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中,进行色谱检测,以保留时间定性,测得3-氯-2,2-二甲基-1-丙醇的含量;以及
S4、待测样品含量计算步骤,根据标准曲线,计算获得待测样品中3-氯-2,2-二甲基-1-丙醇的含量。
进一步地,在所述配置待测样品溶液步骤之前还包括:S1、配置内标液步骤,称取三甲苯30.00g置于100mL容量瓶中,用甲醇定容并摇匀获得所述内标液。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成待测样品溶液步骤S2具体包括:取待测样品0.1g-2g,置于10mL容量瓶中,加入1mL所述内标液,用甲醇定容摇匀配置成所述待测样品溶液。
进一步地,所述待测样品含量计算步骤S4具体包括:
S41、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标准液步骤,取3-氯-2,2-二甲基-1-丙醇标准品,按依次增加或减少重量的顺序分为多份,各自分别加入第一体积的所述内标液,用甲醇定容摇匀调制为多份不同浓度梯度的标准液;以及
S42、绘制标准曲线步骤,分别取一定量的所述标准液注入气相色谱仪中,根据色谱图取所述3-氯-2,2-二甲基-1-丙醇标准品和所述内标物的峰面积的比值为纵坐标,取所述3-氯-2,2-二甲基-1-丙醇标准品的重量为横坐标,制成标准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配置不同浓度梯度的标准液步骤S41具体包括:分别称取3-氯-2,2-二甲基-1-丙醇标准品0.01g,0.02g,0.06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银科恒远化工过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银科恒远化工过程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山东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27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