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蓄电池托盘、蓄电池托盘系统和用于制造蓄电池托盘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71490.7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6884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L·格林霍夫;C·汉丁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K1/04 | 分类号: | B60K1/04;B60L50/60;H01M50/224;H01M50/233;H01M50/244;H01M50/249;B21D53/88;B21D51/1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俞海舟 |
地址: | 德国帕***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蓄电池 托盘 系统 用于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托盘(1),其具有底部(2)和从该底部基本上垂直突出的侧壁和从侧壁突出的凸缘(7),该蓄电池托盘由利用弯曲技术成形的和接合的板坯或者经深冲的板坯制成,其中在底部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缺口(9),加强件设置在该缺口上或中,其中加强件(10)与蓄电池托盘流体密封地接合。本发明的蓄电池托盘使轻量化、稳定和结构空间优化地设置蓄电池托盘成为可能。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托盘系统(29),其具有这样的蓄电池托盘和外框架(21),其中蓄电池托盘设置在外框架中。本发明同样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蓄电池托盘的方法,该蓄电池托盘具有底部和从底部基本上垂直突出的侧壁和从侧壁突出的凸缘以及至少一个加强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托盘,其具有一个底部和从该底部基本上垂直突出的侧壁和从侧壁突出的凸缘,该蓄电池托盘由利用弯曲技术成形的和接合的板坯或者经深冲的板坯制成。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这样的蓄电池托盘的蓄电池托盘系统以及一种用于制造蓄电池托盘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现代的汽车制造中,主要的重点放在电动车辆上。这样的车辆需要蓄能器,这些蓄能器以蓄电池单元电池或者蓄电池模块的形式(共同简称为蓄电池)装配在车辆中。为了收纳蓄电池而设置有蓄电池托盘,特别是必须对该蓄电池托盘进行密封处理以防止电池液非预期地流出或者溅水和空气湿气进入。
同样具有以下必要性:蓄电池托盘具有充分的碰撞刚性,以便在发生事故时蓄电池不被损坏和引发燃烧或者爆炸。
同样重要的是:能够以尽可能简单的方式适应于结构空间,以便将制造成本保持为尽可能小。
在现有技术中例如已知DE 10 2017 118 742 B3,由该文献说明了一种用于蓄电池外壳的托盘件,该托盘件构成为折叠的构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应结构空间的蓄电池托盘以及一种具有这样的蓄电池托盘的蓄电池托盘系统,这些蓄电池托盘和蓄电池托盘系统具有高刚性并且能够易于制造。
此外,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法,其用于简单地制造适应结构空间的、具有高刚性的蓄电池托盘。
涉及实体的目的通过一种具有本发明的蓄电池托盘以及一种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蓄电池托盘系统得以实现。涉及方法的目的通过具有本发明的特征的方法得以实现。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电池托盘,其包括一个底部和从该底部基本上垂直突出的侧壁以及从侧壁突出的凸缘,该蓄电池托盘由利用弯曲技术成形的和接合的板坯或者经深冲的板坯制成,其中在底部中设置有至少一个构成为通孔的缺口,其中在该缺口上或中设置单独地引入的加强件,其中该单独地引入的加强件与托盘流体密封地接合。
这样的蓄电池托盘通常由一种金属材料制成,例如钢、不锈钢或者铝。在收纳蓄电池之后,蓄电池托盘利用一个面状的护盖或者一个另外的倒置的蓄电池托盘流体密封地封闭。
蓄电池托盘特别是设置用于使用在机动车中。
特别是板坯可以是一个例如从卷材上裁下的板坯裁剪件。也可以通过适当的裁剪将在利用深冲技术成形时的材料流动考虑进去。如果利用弯曲技术制造蓄电池托盘的话,那么板坯裁剪件可以基本上与托盘展开的形状相符。
加强件对蓄电池托盘进行加强,使得在发生事故时具有充分的刚性,以避免托盘扭曲或者破裂和/或物体进入内部空间。优选设置有多个加强件和与此相应的缺口,例如两个、三个或者更多加强件以及附属的缺口。
通过缺口节省了材料并且由此减少了重量。同时简化了生产,因为单独地置入加强件能够比在成形过程中构成加强件更加简单。在此,加强件可以直接嵌入缺口中。然而也可以将加强件例如安装在缺口上方。
如果缺口和/或加强件在两个侧壁之间延伸的话,是有益的。在此,缺口同样可以在侧壁之间延伸或者与其间隔开。于是加强件可以支撑在侧壁上并且吸收和继续传导碰撞能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本特勒尔汽车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714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