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维感知数据碰撞融合分析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68917.8 | 申请日: | 2020-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54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 发明(设计)人: | 吴林燕;陈伟平;赖海萍;张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普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4/021 | 分类号: | H04W4/021;H04W4/029;H04W8/22;H04N7/18;G06V20/54;G08G1/017 |
| 代理公司: | 厦门福贝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5 | 代理人: | 肖琨 |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集***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维 感知 数据 碰撞 融合 分析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维感知数据碰撞融合分析方法和装置,通过手机号码获取手机号码对应的设备识别号;获取采集到设备识别码的多个电子围栏,并获取与电子围栏关联的至少多个卡口的视频图像数据;根据视频图像数据和目标时间通过视频图像结构化算法识别出至少多个嫌疑车辆数据,其中目标时间为同时获取到设备识别号的时刻或时间段;以及将多个嫌疑车辆数据与目标时间进行关联碰撞获得目标车辆数据。因此通过手机号码、车辆数据、电子围栏等多维感知数据,建立多维数据融合分析,通过数据碰撞提升人、车等目标追踪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维感知数据碰撞融合分析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视频监控系统在全国各地的广泛应用,通过对视频监控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深度应用可以为公安侦查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为建设平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技术保障。除了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在公安系统中还建设有物联网设备系统,包括电子围栏、Wifi嗅探等多种感知设备,因此也存在海量的多维感知数据,这些多维感知数据和视频监控数据处于各自独立的系统中,在海量的数据中进行跨系统数据处理难度大,工作量庞大,因此如何利用多维感知数据分析处理得到案件侦查所需要的数据,提高工作效率,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点之一。
目前针对单一维护数据分析难以关联其他目标,也对目标追踪刻画不明显,单一维度的追查手段容易被识破和规避。现有技术中大多根据嫌疑人的行动轨迹和时空比对判断来确定嫌疑人的身份和信息,并且需要用到人脸识别技术进行确认,过程繁琐,计算量大。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一种更加简单、高效的多维感知数据碰撞分析方法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单一维度数据难以关联其他目标,容易被识破和规避,多维数据处理繁琐且效率低等问题。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多维感知数据碰撞融合分析方法和装置,来解决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提到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维感知数据碰撞融合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手机号码获取手机号码对应的设备识别号;
S2:获取采集到设备识别码的多个电子围栏,并获取与电子围栏关联的至少多个卡口的视频图像数据;
S3:根据视频图像数据和目标时间通过视频图像结构化算法识别出至少多个嫌疑车辆数据,其中目标时间为同时获取到设备识别号的时刻或时间段;以及
S4:将多个嫌疑车辆数据与目标时间进行关联碰撞获得目标车辆数据。
通过待追踪人员的手机号码获取多维感知数据,并且通过视频图像结构化算法处理,获得嫌疑车辆数据,将嫌疑车辆数据与手机轨迹进行数据碰撞以获得目标车辆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获取目标时间内的视频图像数据;
S32:对输入的视频图像数据进行结构化解析,得到解析数据;
S33:在解析数据中筛选出多个嫌疑车辆数据。
通过视频图像数据进行结构化处理,解析出具有能够用于信息存储,方便后续处理的结构化数据。先通过目标时间对视频图像数据进行筛选,可以减少结构化处理的数据量,提高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S31’:对输入的视频图像数据进行结构化解析,得到解析数据;
S32’:获取目标时间内的解析数据;
S33’:在解析数据中筛选出多个嫌疑车辆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普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罗普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89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折叠显示模组
- 下一篇:一种基于机器学习算法提升对接软件虚拟筛选能力的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