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汽车零件尺寸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6881.X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9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薛敏海;乔月忠;谢红;魏清亮;陈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湛江德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06 | 分类号: | B07C5/06;B07C5/02;B07C5/36;B23K26/362;B23K10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吴泽燊 |
地址: | 524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零件 尺寸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零件尺寸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汽车零件尺寸检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机器人取件机构、测量机构、计算机系统和打标机构,计算机系统分别与送料机构、机器人取件机构、测量机构和打标机构信号连接;送料机构用于将放置于其上的待检测的汽车零件输送至机器人取件机构的取件位置;机器人取件机构用于将送料机构上的待检测的汽车零件转移至测量机构上;测量机构用于测量汽车零件的尺寸数据,并将测得的尺寸数据发送至计算机系统中;计算机系统用于根据接收到的尺寸数据判断汽车零件是否合格;打标机构用于根据计算机系统发送的指令,为已检测的汽车零件打上与指令相对应的标记。该汽车零件尺寸检测装置可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零件尺寸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要求尺寸要有很好的稳定性,例如尺寸统计要满足CPK(Complex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制程能力指标)≥1.67的要求。有些产品由于技术上的缺陷与不足,尺寸的稳定性难以满足质量要求,甚至导致尺寸超差而流出不良品,一旦有缺陷的汽车零件流入整车装配线,将会影响到汽车的性能和使用安全,因此,汽车零件生产后,对汽车零件进行尺寸检测,特别是进行关键尺寸的检测至关重要。
目前,为避免流出尺寸不合格的汽车零件,通常的应对措施为:在加工之后、包装之前增设人工使用测量工具进行100%检测关键尺寸的工序。然而这种人工利用测量工具对汽车零件进行尺寸检测的方式,不仅检测效率低,而且容易出现漏检、错检等问题,使得汽车零件的质量难以得到保证。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自动化检测汽车零件尺寸的汽车零件尺寸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旨在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避免不良品的流出。
本发明为达到其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汽车零件尺寸检测装置,包括送料机构、机器人取件机构、测量机构、计算机系统和打标机构,所述计算机系统分别与所述送料机构、所述机器人取件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和所述打标机构信号连接,其中,
所述送料机构,至少用于将放置于其上的待检测的汽车零件输送至所述机器人取件机构的取件位置;
所述机器人取件机构,至少用于将所述送料机构上的待检测的所述汽车零件转移至所述测量机构上以及将所述测量机构上的已检测的所述汽车零件转移至所述打标机构的打标位置;
所述测量机构,用于测量所述汽车零件的尺寸数据,并将测得的所述尺寸数据发送至所述计算机系统中;
所述计算机系统,用于对所述送料机构、所述机器人取件机构、所述测量机构和所述打标机进行控制,以及根据接收到的所述尺寸数据判断所述汽车零件是否合格;其中,当判断结果为合格时,控制所述机器人取件机构将已检测的所述汽车零件转移至所述打标机构的打标位置并向所述打标机构发送第一打标指令;当判断结果为不合格时,控制所述机器人取件机构将已检测的所述汽车零件转移至所述打标机构的所述打标位置并向所述打标机构发送第二打标指令;
所述打标机构,用于根据所述计算机系统发送的打标指令,为已检测的所述汽车零件打上与所述打标指令相对应的标记,其中,所述打标指令包括所述第一打标指令和所述第二打标指令,当所述打标指令为所述第一打标指令时,为已检测的所述汽车零件打上合格标记;当所述打标指令为所述第二打标指令时,为已检测的所述汽车零件打上不合格标记。
进一步地,所述送料机构包括导轨气缸以及安装于所述导轨气缸上的零件放置板,其中,所述零件放置板上具有多个零件放置位,所述导轨气缸与所述计算机系统信号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湛江德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湛江德利车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68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