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泡棉双面胶带的生产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6489.5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757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7 |
发明(设计)人: | 周永南;王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J7/29 | 分类号: | C09J7/29;C09J7/38;C09J7/40;C09J133/04;C09J1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 31271 | 代理人: | 万伟清 |
地址: | 21441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面 胶带 生产工艺 | ||
1.一种泡棉双面胶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取两份双面离型膜,在每一份双面离型膜的重离型面均涂布一层压敏胶,分别形成第一压敏胶层和第二压敏胶层,相对应地,两份双面离型膜分别作为第一离型膜和第二离型膜;
其中,所述双面离型膜的材质为PET、PP或格拉辛纸中的一种;
所述压敏胶为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涂布量为15-100g/m2;
S2、取聚酯膜并将其一面与第一压敏胶层复合在一起,另一面涂布一层聚氨酯发泡材料,于120-170℃下放置2-10min发泡固化定型,得到聚氨酯泡棉层;
其中,所述聚氨酯发泡材料由异氰酸酯、聚酯型醇、聚醚型醇、助剂按质量比(3-6):(1.5-3):(2-5):(0.5-2)混合而成,涂布量为190-650g/m2;
S3、将刚制得的聚氨酯泡棉层趁热与聚氨酯膜复合在一起,于40-80℃熟化12-72h,得到功能泡棉层;
其中,所述聚氨酯膜为聚醚型聚氨酯树脂材质;
S4、将功能泡棉层的聚氨酯膜侧与第二压敏胶层复合在一起,并将第二压敏胶层上的第二离型膜揭去,即得到泡棉双面胶带;
S5、将所述泡棉双面胶带收卷存放,并将第二离型膜回收待用;
所述改性丙烯酸压敏胶是由质量分数为50-91.9%的丙烯酸酯胶水、5-30%的松香增粘树脂、0.1-5%的异氰酸酯固化剂、3-15%的功能树脂混合而成的;其中,功能树脂为济宁华凯树脂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102C-2的功能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棉双面胶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压敏胶的涂布方式为狭缝式挤压型涂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棉双面胶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复合的方式为加压贴合,贴合压力为0.2-0.8MPa;聚氨酯发泡材料的涂布方式为逗号刮刀涂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棉双面胶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和S4中,复合的方式均为加压贴合,贴合压力为0.2-0.8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棉双面胶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松香增粘树脂的质量分数为15-20%,异氰酸酯固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8-1.2%,功能树脂的质量分数为8-1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棉双面胶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发泡材料中,聚酯型醇和聚醚型醇的聚合度均为5-25之间,其质量比为1:1.25;助剂为硅类或氟类发泡剂,起到发泡并控制泡孔大小的作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泡棉双面胶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双面胶带由外向内依次包括双面离型膜、第一压敏胶层、聚酯膜层、功能泡棉层、第二压敏胶层;其中,功能泡棉层由刚发泡好的聚氨酯泡棉与聚氨酯膜贴合后熟化而成。
8.根据权利要求 7所述的一种泡棉双面胶带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离型膜的厚度为36-150μm,聚酯膜层的厚度为30-50μm,聚氨酯膜的厚度为10-50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通利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6489.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筒一体式限位放置架
- 下一篇:一种水库淤泥清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