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胶囊内窥镜及其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6157.7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3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4 |
发明(设计)人: | 段晓东;游庆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0 | 分类号: | A61B1/00;A61B1/04;A61B1/045;A61B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成创同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9 | 代理人: | 蔡纯;杨思雨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囊 内窥镜 及其 控制系统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胶囊内窥镜及其控制系统,胶囊内窥镜包括内部照明装置,控制系统包括:存储模块,用于获得标准亮度样本;获取模块,用于间隔预设时间获得胶囊内窥镜在内部照明装置关闭的条件下拍摄的测试图;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测试图获得测量亮度样本;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标准亮度样本与测量亮度样本的差异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差异度是否大于预设值,以获得检测结果信号;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检测结果信号判定胶囊内窥镜所处环境,设置胶囊内窥镜的工作模式,其中,当差异度大于预设值时,判定胶囊内窥镜处于体外环境,设置胶囊内窥镜的工作模式为省电模式;否则,判定胶囊内窥镜处于体内环境,设置胶囊内窥镜的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囊内窥镜技术,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胶囊内窥镜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目前胶囊内窥镜因无痛苦、无创伤的优势已经成为诊断胃肠道疾病的有效设备。胶囊内窥镜一般包括照明装置、摄像模块与无线通信模块等,内置于大小可供人口服的胶囊壳体中,在被检者从口吞服后,能够在通过体腔内的过程中对胃、肠等进行拍摄,将拍摄信息通过无线通信发送到外部,所发送的信号被外部接收设备接收,然后显示在显示设备上,医护人员可根据显示设备上的图像对被检者进行胃肠道疾病的诊断。
在现有技术中,胶囊内窥镜在使用时可能会出现在体外环境工作的状态(比如胶囊刚开启,信息录入过程中),然而胶囊内窥镜通常无法判断其是否处于体外环境,从而在刚开启时即进入工作状态,这样会大大增加胶囊内窥镜的电池消耗,不利于胶囊内窥镜在体内的长时间工作。
因此,希望进一步改进胶囊内窥镜的控制系统,可以判断胶囊内窥镜所处环境,并提高胶囊内窥镜的续航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胶囊内窥镜及其控制系统,可以判断胶囊内窥镜所处环境,进而根据环境切换胶囊内窥镜的工作模式,当判定胶囊内窥镜处于体外环境时,设置胶囊内窥镜的工作模式为省电模式,从而达到了省电的目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胶囊内窥镜的控制系统,所述胶囊内窥镜包括内部照明装置,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存储模块,用于获得标准亮度样本;获取模块,用于间隔预设时间获得所述胶囊内窥镜在所述内部照明装置关闭的条件下拍摄的测试图;转换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试图获得测量亮度样本;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标准亮度样本与所述测量亮度样本的差异度;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差异度是否大于预设值,以获得检测结果信号;以及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信号判定胶囊内窥镜所处环境,并设置所述胶囊内窥镜的工作模式,其中,当所述差异度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信号判定所述胶囊内窥镜处于体外环境,并设置所述胶囊内窥镜的工作模式为省电模式;当所述差异度不大于所述预设值时,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检测结果信号判定所述胶囊内窥镜处于体内环境,并设置所述胶囊内窥镜的工作模式为正常模式。
优选地,所述胶囊内窥镜还包括传输模块,用于向所述胶囊内窥镜外部设备传输所述胶囊内窥镜拍摄的图像,其中,设置所述胶囊内窥镜的工作模式包括:在所述省电模式下,控制所述传输模块的传输频率、传输带宽以及所述照明装置工作时间、照明亮度中的至少一个小于所述正常模式。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传输模块不向所述胶囊内窥镜外部设备传输所述测试图。
优选地,获得标准亮度样本的步骤包括:获得所述胶囊内窥镜在无环境光并在所述内部照明装置关闭的条件下的条件下拍摄的参考图;将所述参考图从RGB空间转换到YUV空间;计算所述参考图的每个像素的灰阶值;以及将所述参考图的每个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求和以获得所述参考图的总灰阶值,其中,所述标准亮度样本包括所述参考图的总灰阶值。
优选地,根据所述测试图获得测量亮度样本的步骤包括:将所述测试图从RGB空间转换到YUV空间;计算所述测试图的每个像素的灰阶值;以及将所述测试图的每个像素的灰阶值进行求和获得所述测试图的总灰阶值,其中,所述测量亮度样本包括所述测试图的总灰阶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61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防治口蹄疫的药剂
- 下一篇:智能对话的交互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