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65756.7 | 申请日: | 2020-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4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何芝文;张敏;沈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神州云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王政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充电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申请属于机器人充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该智能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桩和机器人本体,通过控制机器人本体移动至充电桩附近的预设位置,则第二充电电极组与第一充电电极组耦接,以使第一充电电极组受压,接着检测到第一充电电极组受压时,控制充电桩输出充电信号至机器人本体,最后控制机器人本体接收充电信号,并将充电信号转化为电能并进行存储。由此采用上述控制方法实现了对机器人本体进行智能充电的效果,并且即使机器人本身没有电时,只要人为将机器人本体移动至充电桩附近预设位置,使第二充电电极组与第一充电电极组耦接即可充电,该方式简单便捷。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机器人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机器人具备自动充电功能,但是该自动充电功能是基于机器人还有电的情况下,机器人可以自主的找到充电桩,然后对接上充电桩以对自身进行充电。如果机器人本身没有电了,则只能人为的把机器人用手动充电线缆连接到充电桩孔。若机器人处于光线不足的地方,会导致很难对准充电线插座。
其次,充电线是一个独立线材,平时机器人没有手动充电需求时,一般是将充电线放在一边的,这样就导致了平时不怎么用,要用时又一下子找不出来的情况。
并且,充电桩有伸缩装置把充电电极伸出与机器人本体接触,活动机构昂贵且容易磨损(例如没有对准时会导致受力不均,高低温导致润滑油加速老化,高纬度地区干燥环境导致润滑油风干等),伸缩杆的活动导致充电的大电流线缆选型要求高,经常充电也会导致线缆提前报废。
因此,现有的机器人充电技术存在着机器人本身没有电时,无法进行充电,需要借助充电线缆进行连接,导致该方式复杂麻烦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机器人充电技术存在着机器人本身没有电时,无法进行充电,需要借助充电线缆进行连接,导致该方式复杂麻烦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智能充电系统,包括充电桩和机器人本体,所述充电桩被配置为与所述机器人本体进行电性连接时,对所述机器人本体进行充电;
其中,所述充电桩包括:
第一充电电极组,裸露于所述充电桩的外壳,被配置为受压时,则输出反馈信号;和
充电电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组连接,被配置为接收到所述反馈信号时,输出充电信号以通过所述第一充电电极组对所述机器人本体进行充电;
所述机器人本体包括:
第二充电电极组,裸露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壳,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组配对,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组进行耦接以使所述第一充电电极组受压时,接收所述充电信号;和
电池组,与所述第二充电电极组连接,被配置为将所述充电信号转化为电能并进行存储。
优选地,所述第一充电电极组包括第一正电极和第一负电极;
所述第二充电电极组包括第二正电极和第二负电极;
并且,所述第一正电极与所述第二正电极配对,所述第一负电极与所述第二负电极配对。
优选地,所述充电电路包括:
充电模块,被配置为输出所述充电信号;
开关模块,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被配置为进行导通或关断,并在导通时,传输所述充电信号;
电极检测模块,与所述第一充电电极组连接,被配置为检测到所述反馈信号时,则判定所述第一充电电极组受压,并输出受压信号;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神州云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神州云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57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