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工程塑料回收造粒熔化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61640.6 | 申请日: | 2020-03-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3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张良芹;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颐工化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17/00 | 分类号: | B29B17/00;B29B9/00;B29B9/16;B29B13/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40 | 代理人: | 商金婷 |
地址: | 257000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蓝***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程塑料 回收 熔化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塑料回收造粒熔化处理方法,该建工程塑料回收造粒熔化处理方法采用如下工程塑料回收造粒熔化处理装置,该工程塑料回收造粒熔化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框、下料斗、转轴、转动电机和挤压机构;采用上述工程塑料回收造粒熔化处理装置对工程塑料回收造粒熔化处理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塑料粉碎;S2、塑料清洗;S3、塑料风干;S4、塑料下料;S5、塑料造粒;S6、塑料颗粒回收。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小型塑料挤出机对塑料进行颗粒加工时存在的:塑料颗粒成型为不规则的颗粒状,塑料颗粒在挤出时会发生粘连的现象;塑料挤出机的冷却效果差,且塑料挤出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堵塞现象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回收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工程塑料回收造粒熔化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工程塑料是一种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工程塑料回收一般是将其进行造粒处理,塑料颗粒可用来制造各种塑料袋、桶、盆等生活用具及各种塑料制品。
工程塑料进行造粒处理前需要进行分拣、清理、烘干等步骤,之后将塑料放入到造粒机中对其进行造粒处理,现有塑料颗粒加工企业多通过小型塑料造粒机对其进行造粒处理,塑料造粒机会现将塑料融化,之后将塑料挤出形成颗粒状,针对现有的小型塑料挤出机对塑料进行颗粒加工时存在的问题如下:
1.塑料颗粒成型为不规则的颗粒状,塑料颗粒在挤出时会发生粘连的现象,需要后期人工将颗粒进行扯断分离;
2.塑料挤出机的冷却效果差,且塑料挤出机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堵塞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工程塑料回收造粒熔化处理方法,该工程塑料回收造粒熔化处理方法采用如下工程塑料回收造粒熔化处理装置,该工程塑料回收造粒熔化处理装置包括底板、支撑框、下料斗、转轴、转动电机和挤压机构,所述的底板的顶部上安装有支撑框,支撑框为凸型结构,支撑框的左右两端下侧均分布有一个方槽,支撑框上的方槽内设置有传送带,下料斗安装在支撑框的顶部上,下料斗为倒空心锥形结构,下料斗内设置有加热器,下料斗的中部安装有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面设置有螺旋形下料凸起;所述的下料斗的下方左右两侧均分布有一个转轴,转轴的后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框的后侧壁上,位于支撑框右端的转轴的前端通过轴承安装在支撑框的前侧壁上,位于支撑框左端的转轴的前端通过联轴器与转动电机的输出轴相连接,转动电机通过电机套安装在支撑框的前侧壁上,每个转轴上均安装有一个挤压机构,首先将清洗干燥后的塑料放置在下料斗内,下料斗内的加热器能够将塑料加热成熔融状,通过转动杆的转动能够将熔融状的塑料向下传送,转动电机能够带动挤压机构进行转动,挤压机构能够将向下传送的塑料挤压成颗粒状,之后塑料颗粒掉落在传送带上,使得塑料颗粒能够从支撑框内移出。
所述的挤压机构包括挤压轮、齿轮和防溅板,挤压轮安装在转轴的中部上,挤压轮的外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弧形凹槽,两个挤压机构上挤压轮相切分布,且两个挤压机构上挤压轮设置的弧形凹槽对称布置,挤压轮的后侧分布有齿轮,齿轮安装在转轴上,两个挤压机构上的齿轮相啮合,防溅板安装在转轴的前端上,防溅板为外端向前倾斜的盘状结构,具体工作时,挤压机构能够将熔融状的塑料挤压成颗粒状,转动电机的转动能够带动两个挤压轮进行相向转动,两个挤压轮上的弧形凹槽组成的结构即为塑料颗粒的形状,两个相切的挤压轮防止塑料颗粒之间发生粘连。
所述的转轴的中部后端设置有进水孔,每个转轴的后端均分布有一个水管,水管穿过支撑框,水管的前端穿插在进水孔内,转轴的前端设置有出水孔,挤压轮中部外端设置有与挤压轮外形结构相对应的储水槽,储水槽的上端后侧设置有一号圆孔,储水槽的下端前侧设置有二号圆孔,一号圆孔与进水孔为连通状态,二号圆孔与出水孔为连通状态,出水孔的前端上侧壁设置有排水槽,排水槽位于防溅板的内侧,防溅板的下侧分布有导水架,导水架位于支撑框的前侧壁内侧,导水架安装在底板的顶部上,具体工作时,水管能够连接在水源上,水管中的水能够通过进水孔、一号圆孔流到挤压轮的储水槽内,以便对挤压轮进行冷却,之后水流通过二号圆孔、出水孔后由排水槽流出,这种循环流动的水流能够增加挤压轮的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颐工化学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颐工化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616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