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精度轨迹恢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58464.0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7922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1 |
发明(设计)人: | 宋凯;陈友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广道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9 | 分类号: | H04W4/029;H04W4/38;H04N7/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科吉华烽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48 | 代理人: | 胡吉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精度 轨迹 恢复 方法 系统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精度轨迹恢复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应用于高精度轨迹恢复系统,该系统包括终端设备、终端服务器,终端设备包括摄像头采集器、wifi热点采集器,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在当前时间点摄像头采集器、wifi热点采集器、终端服务器、和/或基站采集到的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对在当前时间点摄像头采集器、wifi热点采集器、终端服务器、和/或基站采集到的目标用户的位置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得到目标用户在当前时间点融合后的位置信息;根据目标用户在所有时间点融合后的位置信息,计算得到目标用户的真实轨迹。本发明实现了在不需要目标用户参与的前提下,感知目标用户的高精度轨迹恢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定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轨迹恢复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的位置信息是社会信息化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对建设公共信息化安全网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例如,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染性较强,城市防控工作需要排查一些确诊患者和疑似患者的行为轨迹,复工复学阶段仍需要排查流动人口情况。如果能够通过城市布置的电子装备和信息化手段,以非侵入的方式、无需在用户终端读取和上传信息的情况下,直接获取特定用户的连续轨迹,这对整个疫情防控工作会有极大的帮助。潜在应用场景还包括安防部门在重点场所(如机场,停车场,地铁站,大型商场)进行用户信息收集,在必要时刻完成高精度的用户轨迹分析,便于分析特殊人群,协助处理突发事件等;另一些潜在的应用场景包括对重点人群(如老人,小孩)、重点生物群落(例如受保护动物)的位置记录和轨迹记录,防止人群在陌生环境走失,以及研究生物群落的活动轨迹。
现有定位和导航工作通常需要用户终端的深度参与,例如车辆卫星定位技术需要车载终端采集北斗/GPS卫星信号,然后计算出自己的位置来进行导航;室内WiFi定位技术需要用户终端采集各个无线热点AP信号,然后根据定位数据库计算出自己的位置;其他蓝牙定位、RFID定位等方法原理也与之类似。
疫情人群轨迹记录、安防场所监控等各类应用场景迫切需要一种无需用户参与的定位和导航模式,即:直接通过外部的电子装置识别用户,以各种信息化处理手段得到用户的位置和连续移动轨迹。而且,各类应用对位置和轨迹的定位精度要求较高,例如疫情防控需要达到米级精度,来确定是否与特定人群有密切接触。
针对这个问题,第一类方法是利用用户手机信号,通过分析用户手机连入的基站位置来获取用户当前位置,从而获得连续移动轨迹。第二类方法是利用外部的摄像头信息,如果某个摄像头能捕捉到特定用户,可以从图像中识别出来,完成该时刻的位置记录。通过多个摄像头的连续捕捉,来得到用户的连续轨迹。第三类方法是利用WiFi热点记录用户终端MAC地址,机会式获取用户位置,从而从多个WiFi热点获取用户连续移动轨迹。
这几类方法仍然有很大的不足之处。基站分析方法能够提供广域位置感知,但是位置精度太差,基站定位只能提供几百米定位精度,得到的位置模糊度太大,例如疫情防控等各类应用需要米级别定位精度,来获取可能的接触人群,基站定位方法显然难以满足这样的需求。
摄像头分析方法的局限性主要是两个方面,第一是覆盖范围不足,部分城市区域的缺少足够覆盖,只得到不连续的用户位置点,缺少用户连续移动轨迹。第二是位置精度不足,如果摄像头和待识别用户的距离太远,图像分析技术也只能提供粗粒度的位置估算。
WiFi热点方法同样存在覆盖范围的问题,部分区域(如开阔的城市道路、高速道路等)几乎没有热点设备。而且,该方法的位置精度也不足,这样因为无线信号RSS受到环境影响很大,可能会多径、非视线接收的问题,导致无线信号RSS与距离的关系是一个很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难以直接得到准确的用户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精度轨迹恢复方法,旨在实现在不需要目标用户参与的前提下,感知目标用户的高精度轨迹恢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广道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广道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84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