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亲性嵌段共聚物、可吸收骨蜡及制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57711.5 申请日: 2020-03-09
公开(公告)号: CN111205445B 公开(公告)日: 2021-07-16
发明(设计)人: 潘高峰;高建丰;曾静雯;郑少东;朱志远 申请(专利权)人: 成都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新乡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G63/664 分类号: C08G63/664;C08G63/64;C08G63/78;C08G63/85;A61L24/00;A61L24/04
代理公司: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代理人: 刘小彬
地址: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双亲 性嵌段 共聚物 吸收 制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亲性嵌段共聚物、可吸收骨蜡及制法,属于药物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双亲性嵌段共聚物,其亲水段为水溶性的聚氧乙烯链,疏水段为半结晶的酯链;所述酯链为三亚甲基碳酸酯与ε‑己内酯的二元共聚物;所述双亲性嵌段共聚物结构通式如下:PEG(—PTCL)n,其中n为1~8;其中,PEG为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单甲醚;PTCL为三亚甲基碳酸酯与ε‑己内酯的二元共聚物。本发明的双亲性嵌段共聚物作为骨蜡使用时,具有良好封堵性能、快速崩解不占位、不影响骨愈合、手感操作性能好、良好的细胞相容性、局部酸性小、易于稳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止血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亲性嵌段共聚物、可吸收骨蜡及制法。

背景技术

临床上,骨科、胸外科、神经外科等手术过程中常会涉及到骨质破坏,造成松质骨创面渗血。骨松质创面因为组织结构松散、血运丰富形成密布的血窦、组织中血管收缩性差、血小板聚集、血凝块难以粘附于骨创面等原因,术中出血时往往难以靠血管收缩自行止血,亦难以靠电凝、钳夹、止血纱布、明胶海绵填塞等常规方法进行有效止血。目前,临床常用骨蜡进行松质骨创面止血。骨蜡止血的作用机理是物理填塞,对松质骨出血创面进行机械封堵,从而实现止血。

传统骨蜡的主要成分是蜂蜡、凡士林等,其止血快速,封堵性能优异,并具有良好的软化性能,用手搓揉变软后能很好的塑型,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传统骨蜡生物相容性差,且不能够被机体降解吸收,会作为异物长期留存于体内,不仅阻碍骨修复,还可能引发异物反应,引起局部疼痛、伤口感染等并发症。

Baxter公司生产的Bone Hemostasis Material产品(专利号CN1780596B、CN104010669 A)以及WNDM公司的HemaquellTM产品,其成分为水溶性的烷氧基共聚物的混合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为广泛的可吸收骨蜡产品,具有良好的操作性能和生物安全性,且48h内即可完全溶解,不影响骨愈合。但该产品为完全水溶性成分,遇血液后表面快速液化导致封堵强度降低,止血效果不佳。

美国专利US6387391、US9433639,国内专利CN 108939138 A公开了可降解聚酯和共聚酯在骨蜡中的应用。产品具有优异的生物安全性和操作性,且封堵性能良好,能用于出血量较大的创面止血。但该材料疏水性高,崩解及降解速度缓慢,影响骨愈合,且异物反应时间长。如CN 108939138 A中公开的产品降解周期为6个月。

中国专利CN109908397A、CN1727013A、CN109453419A,美国专利US6420454B1将非水溶性的聚酯与水溶性聚合物共混,使材料同时不仅具有优异的封堵性能,又能快速解除占位,不影响骨愈合。物理共混解决了聚酯类材料崩解慢影响骨愈合的问题。但物理共混的水溶性成分植入人体后在周围组织液的作用下会快速从蜡块中游离出,显著降低材料的止血有效性,且不能改善剩余非水溶性聚酯材料的降解性能。US9433639中公开了一种PEG、PLA、PGA的共聚物,但并未公开任何材料细节,而PLA和PGA的熔点分别为173-178℃和225-230℃,与PEG共聚很难得到密封性、硬度、粘手性等各方面均表现良好的骨蜡材料。

CN 109675094 A、CN 109481726、CN109200332A、CN109432487A等专利还公开了一些以天然材料为主要成分(如透明质酸、淀粉、角蛋白、明胶、壳聚糖等)的可吸收骨蜡。这一类材料往往是海绵状或粉状,在常规软组织出血中止血效果显著,但应用于骨松质创面渗血往往止血效果不理想。此外,天然材料来源及工艺稳定性差,且存在免疫原性、过敏等各种问题。目前尚无任何该类型的可吸收骨蜡产品上市。

因此,提供一种可降解骨蜡,在快速止血的同时能够被机体降解吸收,不影响后期骨愈合,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新乡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新乡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77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