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亲性嵌段共聚物、可吸收骨蜡及制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57711.5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5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 发明(设计)人: | 潘高峰;高建丰;曾静雯;郑少东;朱志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新乡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G63/664 | 分类号: | C08G63/664;C08G63/64;C08G63/78;C08G63/85;A61L24/00;A61L24/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刘小彬 |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亲 性嵌段 共聚物 吸收 制法 | ||
1.一种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包括双亲性嵌段共聚物,所述双亲性嵌段共聚物的亲水段为水溶性的聚氧乙烯链,疏水段为半结晶的酯链;所述酯链为三亚甲基碳酸酯与ε-己内酯的二元共聚物;所述双亲性嵌段共聚物结构通式如下:
PEG(—PTCL)n;
其中n为1~8,PEG为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单甲醚;PTCL为三亚甲基碳酸酯与ε-己内酯的二元共聚物;
所述双亲性嵌段共聚物为多轴聚合物或单轴聚合物;
所述双亲性嵌段共聚物为多轴聚合物时,由多臂聚氧乙烯尾接半结晶的酯链构成;所述多臂聚氧乙烯为分子量5000-20000的三臂聚乙二醇、四臂聚乙二醇或其他多臂聚乙二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所述双亲性嵌段共聚物为单轴聚合物时,由单轴线性聚氧乙烯尾接半结晶的酯链构成;所述单轴线性聚氧乙烯为分子量600-1500的聚乙二醇、或聚乙二醇单甲醚中的一种或两种;
所述双亲性嵌段共聚物采用两步法制成,以含有羟基官能团的聚氧乙烯作为引发剂,以辛酸亚锡作为催化剂,与三亚甲基碳酸酯、ε-己内酯单体进行熔融开环聚合,反应一定时间后,再加入ε-己内酯单体,继续反应,即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亲性嵌段共聚物中,所述双亲性嵌段共聚物为多轴聚合物时,聚氧乙烯链的质量分数为15%-45%,其余为酯链;
所述双亲性嵌段共聚物为单轴聚合物时,聚氧乙烯链的质量分数为8%-13%,其余为酯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所述酯链包含非结晶段和结晶段两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结晶段的摩尔百分数为25%-65%,其余为非结晶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结晶段的摩尔百分数为30%、35%、40%、45%、50%、60%中的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所述酯链中,非结晶段的三亚甲基碳酸酯和ε-己内酯的摩尔比为40-80:20-60;
或/和结晶段的三亚甲基碳酸酯和ε-己内酯的摩尔比为0-30:70-10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所述酯链中,三亚甲基碳酸酯的摩尔百分数为20-50%,其余为ε-己内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三亚甲基碳酸酯的摩尔百分数为25%、30%、35%、40%、45%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发剂、催化剂在130-160℃,惰性气体保护下与三亚甲基碳酸酯、ε-己内酯单体进行熔融开环聚合。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所述熔融开环聚合的反应时间为2-36h。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加入ε-己内酯单体,继续反应24-48h。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羟基官能团的聚氧乙烯选自是聚乙二醇、聚乙二醇单甲醚、三臂聚乙二醇、四臂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还包含一种及以上的其它组分;所述其它组分选自能加速崩解的化合物、促进骨修复的化合物、调节可吸收骨蜡使用性能的化合物中任意一种或多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吸收骨蜡,其特征在于,所述加速崩解的化合物选自聚乙二醇、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新乡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新乡颐合恒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77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