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低烟无卤阻燃汽车脚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0157488.4 申请日: 2020-03-09
公开(公告)号: CN111333951A 公开(公告)日: 2020-06-26
发明(设计)人: 王立春;潘刚伟;沈岳;曹华;卞祖宏;朱琴 申请(专利权)人: 南通大学;江苏东方电缆材料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L23/10 分类号: C08L23/10;C08L23/12;C08L51/06;C08L83/04;C08K13/06;C08K9/04;C08K3/34;C08K3/22;C08K5/3475
代理公司: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代理人: 朱小兵
地址: 226019 ***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低烟无卤 阻燃 汽车 脚垫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烟无卤阻燃汽车脚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100重量份数的聚烯烃弹性体、5~25重量份数的聚丙烯粉料、1~3重量份数的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50~150重量份数的阻燃剂、3~15重量份数的阻燃协同剂Ⅰ、5~30重量份数的阻燃协同剂Ⅱ、2~20重量份数的耐磨剂、1.5~3重量份数的二甲基硅油、0.5~2重量份数的光稳定剂、0.5~2重量份数的紫外吸收剂和0.1~1重量份数的抗氧剂。本发明制备的汽车脚垫材料具有低烟、无卤、阻燃、柔软、耐磨、耐老化和易着色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烟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汽车脚垫用低烟无卤阻燃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和行业法规的日趋严格,对汽车内饰及材料的要求越来越高。汽车脚垫作为应用最广泛的汽车内饰之一,大多采用传统的PVC材料进行制备。由于PVC材料含有卤素,一旦在汽车等密闭空间燃烧,不仅会释放大量的烟雾,而且会产生剧毒的卤化氢气体,火灾中对人的危害极大,其应用受到很大的挑战。有研究人员通过采用含氯元素的阻燃剂TCPP改性热塑性聚氨酯(TPU)制备汽车脚垫材料,但未解决材料的无卤化问题。还有研究人员采用膨胀石墨改性TPE或TPR材料制备阻燃汽车脚垫,但由于石墨为黑色的原因,制备的脚垫材料不易着色,对阻燃性的提高也非常有限。因此,开发一种低烟、无卤、无毒、阻燃、柔软、耐磨、耐老化和易着色的汽车脚垫材料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低烟无卤阻燃汽车脚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开发出的汽车脚垫材料具有低烟、无卤、阻燃、柔软、耐磨、耐老化和易着色的特点。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低烟无卤阻燃汽车脚垫材料,其中,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100重量份数的聚烯烃弹性体、5~25重量份数的聚丙烯粉料、1~3重量份数的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50~150重量份数的阻燃剂、3~15重量份数的阻燃协同剂Ⅰ、5~30重量份数的阻燃协同剂Ⅱ、2~20重量份数的耐磨剂、1.5~3重量份数的二甲基硅油、0.5~2重量份数的光稳定剂(770)、0.5~2重量份数的紫外吸收剂(UV-329)和0.1~1重量份数的抗氧剂(1010)。

本发明所采用的聚烯烃弹性体为丙烯基热塑性弹性体POP,其邵氏硬度为50A~68A,熔融指数为3~20g/10min,拉伸强度≥7.5MPa。

本发明所采用的聚丙烯粉料为粒径≤0.5mm的聚丙烯粉料,熔融指数为2.8~15g/10min;优选地聚丙烯粉料,其熔融指数为3.5~5g/10min,拉伸强度≥32MPa。

本发明所采用的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其接枝率≥0.5wt.%;优选地PP-g-MAH为埃克森美孚公司的型号1020,其接枝率为1.3wt.%。

本发明所采用的阻燃剂为具有阻燃和抑烟双重作用的勃姆石(AOH),其密度为2.1g/cm3,热分解温度≥300℃;优选地勃姆石阻燃剂,其型号为AOH 60,其堆积密度为0.4-0.6g/ml,晶体粒径为10-15nm,比表面积≥170m2/g。

本发明所采用的阻燃协同剂Ⅰ为有机改性蒙脱土(OMMT),其X射线衍射测试的d001层间距≥2.0nm;所述的阻燃协同剂Ⅱ为有机硅化合物SFR-100,其中,添加的OMMT和SFR-100的重量份数之比为1:1~1:3;优选地OMMT为美国Nanocor公司的型号Ⅰ.30P,其d001层间距为2.36nm,含水率≤1wt.%;优选地OMMT和SFR-100的添加质量份数之比为1:2。

本发明所采用的耐磨剂为纯度≥99.5%的氧化铝微粉;优选地氧化铝微粉,其平均粒度为20±5(nm),外观为白色粉末状,含量≥99.9%。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大学;江苏东方电缆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南通大学;江苏东方电缆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748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