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潜艇破冰出水的空化共振装置及其破冰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56538.7 | 申请日: | 2020-03-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617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富;孙盛;石玉云;王志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3G8/00 | 分类号: | B63G8/00;B63G8/28;B63B35/08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200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潜艇 出水 共振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辅助潜艇破冰出水的空化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平台(1)、空化机构(2)、共振机构(3);所述安装平台(1)内设有升降电机(13)驱动升降滑台(14)移动,且带动共振机构(3)上下移动,通过气瓶支架(12)固定空化机构(2);所述空化机构(2)由电机(21)和传动机构(23)控制空气压缩机(22)压缩空气,压缩空气通过进气管(27)储存到气瓶组(24),破冰时电动气阀(25)开启,通过排气管(26)向冰层底部排气;所述共振机构(3)安装在升降滑台(14)的滑块(146)上,破冰时,升降滑台(14)带动共振机构(3)提升,直至锤头(31)与冰层底部紧密接触,电磁激振器(32)带动锤头(31)振动冰层,控制器(33)控制电磁激振器(32)的振动频率,锤头(31)一端与电磁激振器(32)相连,一端伸出安装壳体(11)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潜艇破冰出水的空化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1)包括安装壳体(11)、气瓶支架(12)、升降电机(13)、升降滑台(14)、升降滑台底座(141)、丝杆固定件(142)、联轴器(143)、丝杆(144)、导轨(145)、滑块(146);安装平台(1)的主体为封闭的安装壳体(11),所述安装壳体(11)在内部焊接有气瓶支架(12);所述升降滑台(14)通过升降滑台底座(141)固定在安装平台(1)上,升降电机(13)通过联轴器(143)驱动丝杆(144)实现滑块(146)的升降,丝杆(144)通过丝杆固定件(142)安装在升降滑台底座(141)上,滑块(146)通过导轨安装在升降滑台底座(141)上;所述空化机构(2)安装在安装壳体(11)上,并通过气瓶支架(12)固定,排气管(26)穿过安装壳体(11)与外部相通;所述共振机构(3)安装在升降滑台(14)的滑块(146)上,锤头(31)伸出安装壳体(11)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潜艇破冰出水的空化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化机构(2)包括电机(21)、空气压缩机(22)、传动机构(23)、气瓶组(24)、电动气阀(25)、排气管(26)、进气管(27)、支架(28)、皮带(29),所述电机(21)和空气压缩机(22)通过支架(28)固定在气瓶组(24)上,所述传动机构(23)通过皮带(29)连接电机(21)和空气压缩机(22),用于压缩空气,经压缩的空气通过进气管(27)存储在气瓶组(24)中,电动气阀(25)安装在气瓶组(24)上,其出口安装排气管(2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潜艇破冰出水的空化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共振机构(3)包括锤头(31)、电磁激振器(32)、控制器(33),所述电磁激振器(32)安装在升降滑台(14)的滑块(146)上,所述控制器(33)安装在电磁激振器(32)上,所述锤头(31)通过螺纹连接电磁激振器(3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潜艇破冰出水的空化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平台(1)为防水密封结构,包括壳体密封和各部件的防水密封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潜艇破冰出水的空化共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滑台(14)通过升降电机(13)驱动丝杆(144),带动共振机构(3)升降,所述升降电机(13)为可编程直流伺服电机。
7.实施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化共振装置的一种空化和共振协同破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首先通过压缩空气后将空气进行存储,破冰时通过在冰层底部释放经压缩的空气,使冰层底部形成局部空化区,通过控制压缩空气的排放量来控制空化区域的大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化和共振协同破冰方法,其特征在于:破冰前,通过空化共振装置的空气压缩机(22)收集空气进行压缩,并将经压缩的空气存储到气瓶组(24);破冰时,通过电动气阀(25)控制排气管(26)将气瓶组(24)中存储的压缩空气排放到冰层底部,冰层底部形成局部空化区,通过控制压缩空气的排放量控制空化区域的大小,使得冰层和水分离之后因自身重力实现破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65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