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功能的人工智能交通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5998.8 | 申请日: | 2020-03-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859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22 |
发明(设计)人: | 姜泽圳;郑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泽圳 |
主分类号: | B25J11/00 | 分类号: | B25J11/00;B25J5/00;B25J19/02;B25J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徐荣荣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人工智能 交通 机器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人工智能交通机器人,包括机器人连杆,机器人主头外壳,机器人机身外壳,AI视觉识别主机,高清AI识别相机镜头,路况检测传感器,交通信号灯,可充电蓄电池,信号灯控制主机,电路板和电磁控制开关。本发明支撑立杆,防雨罩,衔接座,立柱,活动防护板和电动调节推杆的设置,有利于解决机器人长时间在路口工作容易受天气影响的问题,增加防雨防护功能,通过防雨罩可进行防雨防护工作,保证机器人工作稳定性,同时通过电动调节推杆的伸缩动作,可使得活动防护板在衔接座内部进行移动,可进行防晒防护工作,延长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增加防护功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的人工智能交通机器人。
背景技术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人工智能从诞生以来,理论和技术日益成熟,应用领域也不断扩大,可以设想,未来人工智能带来的科技产品,将会是人类智慧的“容器”。
目前在城市道路上最多出现的就是具有管理车流量的红绿灯路口,不管是行人还是车辆都需要遵循红绿灯的指示,有一些社会不文明的现象就是一部分人不遵循红绿灯的指示灯才,俗称“闯红灯或乱窜马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人体交互技术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重视,将基于体感识别的骨骼追踪技术与机器人相结合,成为智能交互领域发展的重要方向。人站在体感设备视距范围内,体感设备将捕获到人体在其坐标系中的实时位置数据,将这些原始数据发送到电脑,电脑端运行的服务程序将接收的原始数据进行计算并绘制实时人体骨骼框架以及原始数据数值显示在屏幕上。此外,电脑端的程序还负责根据原始位置数据构建人体模型,并通过滤波、空间向量运算、腿部姿态检测,计算出控制机器人所需的信息。
但是现有的人工智能交通机器人还存在着长时间在路口工作容易受天气影响故而不具备防护功能,无法自行走旋转移动,不具备夜间警示提示功能和无法路标指示以及风速检测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多功能的人工智能交通机器人显得非常必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功能的人工智能交通机器人,以解决现有的人工智能交通机器人存在着长时间在路口工作容易受天气影响故而不具备防护功能,无法自行走旋转移动,不具备夜间警示提示功能和无法路标指示以及风速检测的问题。一种多功能的人工智能交通机器人,包括机器人连杆,机器人主头外壳,机器人机身外壳,AI视觉识别主机,高清AI识别相机镜头,路况检测传感器,交通信号灯,可充电蓄电池,信号灯控制主机,电路板,电磁控制开关,可调节式防雨防护罩结构,可调节式夜间警示指示板结构,可旋转式自行走移动轮结构和可路标指示风速检测叶结构,所述的机器人连杆纵向一端螺纹连接在机器人主头外壳的下端中间位置,另一端与机器人机身外壳的上端中间位置螺纹连接设置;所述的机器人主头外壳的内部中间位置纵向螺钉连接有AI视觉识别主机;所述的机器人主头外壳的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螺纹连接有高清AI识别相机镜头;所述的机器人主头外壳的前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分别螺钉连接有路况检测传感器;所述的机器人机身外壳的前部中间位置纵向螺钉连接有交通信号灯;所述的机器人机身外壳的内部左侧中间位置纵向螺钉连接有可充电蓄电池;所述的机器人机身外壳的内部右侧纵向并列螺钉连接有信号灯控制主机和电路板;所述的电路板的正表面焊接有电磁控制开关;所述的电磁控制开关贯穿机器人机身外壳的前壁;所述的可调节式防雨防护罩结构和机器人主头外壳相连接;所述的可调节式夜间警示指示板结构,可旋转式自行走移动轮结构和可路标指示风速检测叶结构分别与机器人机身外壳导线连接设置;所述的可调节式防雨防护罩结构包括支撑立杆,防雨罩,衔接座,立柱,活动防护板和电动调节推杆,所述的支撑立杆纵向一端螺钉连接在防雨罩的内侧顶部中间位置,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衔接座的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衔接座横向螺栓连接在立柱的上端;所述的活动防护板设置有两个,并且分别上端轴接在衔接座的内部左右两端;所述的电动调节推杆一端轴接立柱下部左右两侧,另一端轴接活动防护板的内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泽圳,未经姜泽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59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水泵离心叶轮的结构及加工工艺
- 下一篇:生态浮岛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