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户外照明光源光效提高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54477.0 | 申请日: | 2020-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41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孙蕾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太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L33/00 | 分类号: | H01L33/00;H01L33/14;H01L33/32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管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8 | 代理人: | 黄华 |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户外 照明 光源 提高 方法 | ||
1.一种户外照明光源光效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基板;
在所述基板上形成半结晶性层;
在所述半结晶性层上形成未掺杂层;
在所述未掺杂层上形成隔离层;
在所述隔离层上形成第一类型掺杂层;
在所述第一类型掺杂层上形成有源层;
在所述有源层上形成第二类型掺杂层;
所述隔离层为氮化铝层,所述第一类型掺杂层依次包括第一类型高浓度掺杂层和第一类型低浓度掺杂层,第一类型高浓度掺杂层、第一类型低浓度掺杂层依次位于所述隔离层上,第一类型高浓度掺杂层掺杂浓度高于所述第一类型低浓度掺杂层,第一类型高浓度掺杂层含有铝元素,第一类型低浓度掺杂层不含有铝元素,第一类型高浓度掺杂层中铝含量随厚度增加逐渐降低,第一类型高浓度掺杂层中掺杂浓度随厚度增加逐渐降低;负电极位于所述第一类型高浓度掺杂层中,正电极位于所述第二类型掺杂层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照明光源光效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离层厚度为10~50n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户外照明光源光效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高浓度掺杂层与第一类型低浓度掺杂层厚度比为(2~5):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户外照明光源光效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高浓度掺杂层厚度为3~7.5um,第一类型低浓度掺杂层厚度1.5u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户外照明光源光效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高浓度掺杂层厚度为5.25um,第一类型低浓度掺杂层厚度为1.5um。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照明光源光效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类型高浓度掺杂层中铝含量随厚度增加其摩尔比从1降低至0。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外照明光源光效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类型高浓度掺杂层生长速率是形成所述第一类型低浓度掺杂层生长速率的0.1~0.9倍。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户外照明光源光效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类型低浓度掺杂层生长速率为2~10um/h。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户外照明光源光效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类型高浓度掺杂层温度高于形成所述第一类型低浓度掺杂层温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户外照明光源光效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一类型高浓度掺杂层温度高于形成所述第一类型低浓度掺杂层温度1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太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太德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447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料电池汽车氢燃料电池组及散热装置
- 下一篇:半导体照明外延结构形成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