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制动器测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50401.0 | 申请日: | 2020-03-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姜骏;姚烈;顾宇庆;宫海彬;程振东;李文奇;杨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17/22 | 分类号: | B60T17/22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动器 测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动器测试系统及方法,包括:驱动装置、电控助力装置、环境模拟装置、轮边模拟装置和控制装置,电控助力装置的动力输入端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电控助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轮边模拟装置传动连接。驱动装置为电控助力装置提供一级制动力,电控助力装置根据一级制动向轮边模拟装置输出二级制动力。电控助力装置、轮边模拟装置和驱动装置均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环境模拟装置包括壳体,电控助力装置设置于壳体内。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一级制动力和二级制动力的大小与额定值进行比较就可实现对制动器的性能测试工作,该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保证测试准确度的前提下,还具有便于操作的优点,进而便于制动器的故障排查和解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制动器测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上非常重要的系统之一,在现阶段普通乘用车一般采用真空助力泵的结构形式,即制动过程中控制助力泵的真空度,使膜片移动协助人力推动制动踏板,从而放大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力,但随着消费者对驾驶性能的提高,以及电动车和自动驾驶等技术的需求,电子制动助力系统已成为普通乘用车的配置,电子制动助力系统不仅结构紧凑、体积小、质量轻、而且反应速度灵敏,可扩展型强,因此得到诸多汽车的广泛应用,因此电子制动助力系统的性能对整台汽车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有技术中,在对电子制动助力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时,通常是人工手拿检测工具对其进行测试并计算,以完成对电子制动助力系统的性能进行测试。这种方法存在工序复杂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控助力制动器性能评估系统存在工序复杂的问题。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动器测试系统及方法,具有评估工序简单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动器测试系统,包括:驱动装置、电控助力装置、环境模拟装置、轮边模拟装置和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电控助力装置的动力输入端与所述驱动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电控助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轮边模拟装置传动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电控助力装置提供一级制动力,所述电控助力装置根据所述一级制动向所述轮边模拟装置输出二级制动力;并且,
所述电控助力装置、所述轮边模拟装置和所述驱动装置均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所述环境模拟装置包括壳体,所述电控助力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施方式中的制动器测试系统设置有驱动装置、电控助力装置、环境模拟装置、轮边模拟装置和控制装置。在使用过程中,本实施方式中的制动器测试系统可模拟汽车的制动步骤,并通过将一级制动力和二级制动力的大小与额定值进行比较就可实现对制动器的性能测试工作,该系统不仅结构简单,而且在保证测试准确度的前提下,还具有便于操作的优点,进而便于制动器的故障排查和解决。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动器测试系统,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部件、传动机构、制动踏板、驱动控制器、和第一压力检测部件;
所述电控助力装置包括助力提供部件、助力控制器、和第二压力检测部件;其中,
所述驱动控制器控制所述驱动部件输出所述一级制动力,并通过所述传动机构将所述一级制动力传递至所述制动踏板上;
所述第一压力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制动踏板的一端,检测所述一级制动力的大小并生成第一检测信息;
所述助力控制器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息控制所述助力提供部件输出所述二级制动力;
所述第二压力检测部件设置于所述助力提供部件的动力输出端,用于检测所述二级制动力并生成第二检测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504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锁相环控制电路及锁相控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提醒方法、装置及电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