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走线设置计算方法及其可携式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4102.6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99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兴;林俊鸿;陈俊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1114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设置 计算方法 及其 可携式 电子设备 | ||
1.一种走线设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适用于一第一工件与一铰链的枢接,所述铰链在与所述第一工件枢接的位置具有一第一过线空间,一第一电路走线穿设于所述第一过线空间中,所述走线设置计算方法包括:
所述铰链与所述第一工件相对枢转一第一枢转角度,使得所述第一过线空间具有一第一轮廓截面;
所述铰链与所述第一工件相对枢转至少一第二枢转角度,使得所述第一过线空间具有至少一第二轮廓截面,所述至少一第二枢转角度异于所述第一枢转角度;
叠合所述第一轮廓截面以及所述至少一第二轮廓截面以形成一第一交集截面;
根据所述第一交集截面计算出至少一第一最大内切圆;以及
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一最大内切圆决定所述第一电路走线的一第一最佳中心位置以及一第一最大线材直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设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枢接于一第二工件,所述铰链在与所述第二工件枢接的位置具有一第二过线空间,一第二电路走线穿设于所述第二过线空间中,所述走线设置计算方法包含:
所述铰链与所述第二工件相对枢转不同枢转角度,使得所述第二过线空间具有不同轮廓截面;
叠合所述第二过线空间的不同轮廓截面以形成一第二交集截面;
根据所述第二交集截面计算出至少一第二最大内切圆;以及
根据所述至少一第二最大内切圆决定一第二电路走线的一第二最佳中心位置以及一第二最大线材直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走线设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工件为一主机装置,所述第二工件为一显示屏幕,所述第一工件以及所述第二工件经由所述铰链彼此枢接且经由所述第一电路走线以及所述第二电路走线彼此电连接以共同形成一可携式电子设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走线设置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集截面具有多个轮廓边,根据所述第一交集截面计算出所述至少一第一最大内切圆的步骤包括:
多次任取所述多个轮廓边中的至少三轮廓边以分别计算出多个内切圆;以及
比对所述多个内切圆以计算出所述至少一第一最大内切圆。
5.一种可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主机装置;
一铰链,其枢接于所述主机装置,所述铰链在与所述主机装置枢接的位置具有一第一过线空间,所述铰链与所述主机装置相对枢转不同枢转角度,使得所述第一过线空间具有不同轮廓截面以叠合形成一第一交集截面;以及
一第一电路走线,其电连接于所述主机装置,所述第一电路走线以一第一最大线材直径穿设于所述第一过线空间中的一第一最佳中心位置;
其中所述第一最大线材直径以及所述第一最佳中心位置由所述第一交集截面中的至少一第一最大内切圆决定。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携式电子设备还包括一显示屏幕以及一第二电路走线,所述显示屏幕枢接于所述铰链,所述显示屏幕与所述主机装置经由所述第一电路走线以及所述第二电路走线彼此电连接,所述铰链在与所述显示屏幕枢接的位置具有一第二过线空间,所述铰链与所述显示屏幕相对枢转不同枢转角度,使得所述第二过线空间具有不同轮廓截面以叠合形成一第二交集截面,所述第二电路走线以一第二最大线材直径穿设于所述第二过线空间中的一第二最佳中心位置,所述第二最大线材直径以及所述第二最佳中心位置由所述第二交集截面中的至少一第二最大内切圆决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交集截面具有多个轮廓边,多个内切圆以多次任取所述多个轮廓边中的至少三轮廓边的方式计算得到,所述至少一第一最大内切圆以比对所述多个内切圆的方式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410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