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的循环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44065.9 | 申请日: | 2020-03-0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6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仕兵;林庆和;彭少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星河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37/02 | 分类号: | B65G37/02;B65G47/8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炬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循环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的循环机构,包括底板,循环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用于来回往复循环运输工装治具;勾工装部件,设置于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上,所述勾工装部件可驱动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上的工装治具移动;工装切换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两端,用于对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上的工装治具进行循环切换;及工装回流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用于为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上的回流工装治具移动提供动力源。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安全可靠,设备紧凑度高,生产低本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生产效率提升到大于2000PCS/小时,另外本发明还可以广泛应用于五金和电子行业的零件装配生产推广使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继电器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继电器的新型的循环机构。
背景技术
继电器在生产过程中需要用随行工装将其输送到指定的位置后,才能对继电器进行生产、加工,有鉴于此,现有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8577044U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基于单向棘爪机构的随行工装推动循环机构,它包括滑轨支架、随行工装、切换机构Ⅰ、切换机构Ⅱ、单向棘爪推动机构、气缸、光纤座、感应光纤、滑轨、气缸座和气缸滑道;所述滑轨底部通过螺丝安装设置有滑轨支架;所述滑轨设置有两条,且平行设置;所述滑轨两端分别配合安装设置有切换机构Ⅰ和切换机构Ⅱ。上述对比专利存在一下问题:1)这种口字形循环所占用面积大,空间利用率低,成本高;2)在口字形循环方式中切换时需要切换机构进行往复运动,而且在每个切换的另外一侧也需要气缸推出工装,并且这两个气缸不能同时运作,必须有一定的前后顺序,使得整个结构较为复杂,维护难度大,工序也较为繁杂,生产效率低;3)采用气缸伸出的方式进行定位,成本高;4)生产过程噪声大(随行工装与切换机构Ⅰ、切换机构Ⅱ、滑轨支架之间撞击产生的);5)随行工装在移动过程中速度块,经常造成传感器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循环机构。该循环机构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综合性能优越;该循环机构提高了平面空间上的利用率,降低了对机台的占用面积,节省了大量成本;该循环机构只需要单向旋转即可实现工装治具切换,而推出时只需要一个气缸即可完成工装治具的推出,极大的减少了切换的步骤,提高了切换效率。
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循环机构,包括一底板,
一循环传送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上设有两条滑道,用于循环运输工装治具;
一勾工装部件,设置于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上,用于提供动力源;
一工装切换机构,对称设置于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两端,且与所述滑道光滑连接,所述勾工装部件可驱动工装切换机构移动,用于对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上的工装治具进行推入和推出;及
一工装回流机构,设置于所述底板上,用于为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上的回流工装治具移动提供动力源;
其中,对称设置的所述工装切换机构工作旋转方向相反,当所述勾工装部件向左驱动时,右端所述工装切换机构上的工装治具被推入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上,同时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中原工装治具被推入左端所述工装切换机构上;当所述勾工装部件向右驱动时,左端所述工装切换机构上工装治具被推入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上,同时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中原工装治具被推入右端所述工装切换机构上,为下一次的循环准备。
优选地,所述新型的循环机构还包括一工装定位机构;所述工装定位机构设置于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上,用于对所述循环传送机构上的工装治具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循环传送机构包括第一滑道、第二滑道以及支撑块;所述第一滑道与所述第二滑道相互垂直设置;所述第一滑道、第二滑道均安装在支撑块上。
优选地,所述勾工装部件包括支架;
第一动力源,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用于提供动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星河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星河创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406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