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封锚的施工方法及其辅助封锚构造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43721.3 | 申请日: | 202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3516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孝平;范琴锋;刘记;郑宏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4G2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胡亮;张颖玲 |
| 地址: | 43006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方法 及其 辅助 构造 | ||
1.一种封锚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
在腹板内开设有预应力孔道,所述预应力孔道沿所述腹板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腹板,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上开设有与所述预应力孔道连通的槽口,将钢束贯穿所述预应力孔道,所述钢束的一端与所述腹板的与所述槽口相对的一端固定,所述钢束的另一端穿过所述槽口延伸至所述腹板外;
开设灌浆孔,从所述腹板的外侧面向所述腹板内开设所述灌浆孔,所述灌浆孔与所述槽口连通;
开设排气孔,从所述腹板的外侧面向所述腹板内开设所述排气孔,所述排气孔与所述槽口连通,所述排气孔与所述灌浆孔间隔设置;
对所述钢束进行预应力张拉并锚固在锚具上,采用真空辅助压浆对所述预应力孔道压浆;
浇灌混凝土,从所述腹板的外侧面向所述灌浆孔浇灌混凝土,对所述槽口内的所述锚具进行封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腹板的所述槽口所在的一端设置与所述腹板固定连接的锚具,所述锚具部分伸入所述预应力孔道,所述锚具开设有锚具通孔,所述锚具通孔与所述预应力孔道连通,所述钢束穿过所述锚具通孔延伸至所述腹板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设排气孔还包括:
所述外侧面包括多个侧面,在所述灌浆孔的入口所在的所述腹板的侧面上开设所述排气孔,使得所述排气孔的出口与所述灌浆孔的入口位于同一所述侧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开设排气孔还包括:所述排气孔开设在所述灌浆孔的上方。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槽口封闭之前,去除进行预应力张拉后的所述钢束伸出所述腹板的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从所述灌浆孔浇灌混凝土。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还包括:
所述泵送混凝土的泵压压力等级为低压。
8.一种辅助封锚构造,其特征在于,包括:
腹板,所述腹板内开设有预应力孔道,所述预应力孔道沿所述腹板长度方向贯穿所述腹板,所述腹板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上开设有与所述预应力孔道连通的槽口;
锚具,所述锚具设置在所述腹板的所述槽口所在的一端并与所述腹板固定连接,所述锚具部分伸入所述预应力孔道,所述锚具开设有锚具通孔,所述锚具通孔与所述预应力孔道连通;
钢束,所述钢束贯穿所述预应力孔道,所述钢束的一端与所述腹板的与所述槽口相对的一端固定,所述钢束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锚具的所述锚具通孔延伸至所述腹板外;
其中,从所述腹板的外侧面向所述腹板内开设间隔设置的灌浆孔和排气孔,所述灌浆孔和所述排气孔均与所述槽口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辅助封锚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的出口位于所述灌浆孔的入口的上方。
10.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辅助封锚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侧面包括多个侧面,所述灌浆孔的入口与所述排气孔的出口位于所述腹板的同一所述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四院集团广州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3721.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