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VC给水管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42629.5 | 申请日: | 2020-03-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67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 发明(设计)人: | 麦国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信科塑料管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D23/00 | 分类号: | B29D23/00;C08L27/06;C08L25/18;C08L91/00;C08L71/02;C08L81/02;C08K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戴秀秀 |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vc 给水管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VC给水管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使用的原料从仓库移出,并将主要的原材料聚氯乙烯树脂通过烘干设备进行干燥除湿,将除湿后的原材料聚氯乙烯树脂通过吸料器吸料吸入到料斗中,并依次向料斗中加入缬草油、聚溴化苯乙烯、丙烯酸酯流平剂、钛酸钾、聚山梨酯和聚苯硫醚,加入后通过料斗中的搅拌设备对其充分的进行混合均匀。本发明所述的一种PVC给水管的制备方法,能够给PVC水管在生产后提高了其耐热性能,并且其热稳定性能较好和耐腐蚀,使得其作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并能防止外部作用力撞击损坏,还可防止温度过低将内部水冻结而使得水管爆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管的加工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VC给水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PVC给水管是以卫生级聚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添加定量的稳定剂、润滑剂、填充剂、增色剂等,经塑料挤出机挤出成型和注塑机注塑成型,通过冷却、固化、定型、检验、包装等工序生产出的一种给水用管材,具备较好的给排水作用效果,且生产成本较低,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然而现有的PVC给水管的制备方法在生产时存在一定的弊端,生产后的PVC给水管其热稳定性较差,不能够承受较为高温度水的供给,并且PVC给水管的缓冲抗挤压防撞性能差,不能够起到良好的保温作用,使得冬天用于室外给排水的PVC管容易上冻冻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VC给水管的制备方法,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PVC给水管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使用的原料从仓库移出,并将主要的原材料聚氯乙烯树脂通过烘干设备进行干燥除湿。
S2、将除湿后的原材料聚氯乙烯树脂通过吸料器吸料吸入到料斗中,并依次向料斗中加入缬草油、聚溴化苯乙烯、丙烯酸酯流平剂、钛酸钾、聚山梨酯和聚苯硫醚,加入后通过料斗中的搅拌设备对其充分的进行混合均匀。
S3、打开料斗下料,混合料物将进入料筒,通过螺杆剪切、挤压、熔融和预塑化,然后通入模具进行初步成型,初步成型后经定径套冷却得到精准的外径结构。
S4、接着将PVC给水管精准的外径结构引入到喷淋箱冷却定型,定型后便可通过喷码机对其表面进行印字。
S5、印字后,将PVC给水管通过牵引机牵引的同时,利用喷涂设备给PVC给水管的表面喷涂聚氨酯泡沫,喷涂后利用切割机将PVC给水管按照一定长度进行切割分段。
S6、最后得到的成品,将通过测量和测试,合格的PVC给水管将通过包装设备进行包装入库存储,不合格的将回收通过粉碎机进行粉碎再利用。
优选的,所述S1中,原材料聚氯乙烯树脂在烘干时采用搅拌通入热风的方式进行烘干,烘干的时间控制在20min到25min之间,并通过三次以上抽样检查原材料聚氯乙烯树脂的方式查看是否干燥完全,或者通过湿度计来测量烘干设备内部湿度的方式进行测量。
优选的,所述S2中,将聚氯乙烯树脂、缬草油、聚溴化苯乙烯、丙烯酸酯流平剂、钛酸钾、聚山梨酯和聚苯硫醚依次放入到搅拌罐充分搅拌10min到15min,其中聚氯乙烯树脂加入量为总量的50%、缬草油加入量为总量的3%、聚溴化苯乙烯加入量为总量的10%、丙烯酸酯流平剂加入量为总量的2%、钛酸钾加入量为总量的5%、聚山梨酯加入量为总量的5%、聚苯硫醚加入量为总量的25%。
优选的,所述S3中,料筒通过减速电机进行内部挤压剪切,并将熔融温度调至300℃到330℃将混合物融化,并注入模具成型后经定径套冷却3min到7min。
优选的,所述S4中,喷淋箱通过冷水进行雾化喷淋快速降温,并且持续5min到10min,然后通过红外测温,待PVC给水管完全冷却,便可取出进行喷码打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信科塑料管业有限公司,未经广西信科塑料管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26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