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舵柄偏心机械转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40241.1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538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添辉;文森特·杜布罗卡;黄长达;曾晓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75 | 分类号: | B66F9/075;B66F9/24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戚东升 |
地址: | 361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偏心 机械 转向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舵柄偏心机械转向机构,包括舵柄、转接组件和电机总成,转接组件固定连接车架,舵柄与转接组件枢接连接,舵柄能相对转接组件上下翻转并通过转接组件驱动电机总成旋转,舵柄的转动中心与车架的距离小于电机总成的转动中心与车架的距离。本发明将舵柄的转动中心设置成比电机总成的转动中心更为靠近车架,根据人机工程调整舵柄相对车架的前后位置,使舵柄安装在更贴近车架的区域,从而不用增加站板长度,缩短叉车整体长度,减小叉车转弯半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叉车舵柄安装结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舵柄偏心机械转向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叉车T车的机械转向机构的舵柄转向中心与电机的转向中心在同一轴线上,从人机操作角度考虑,为了保证舵柄下压操作时的舒适性,需要增大站板长度,从而使整车长度较长,增大了叉车的转弯半径,不利于在狭小空间里操作叉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舵柄偏心机械转向机构,结构简单、紧凑,舵柄的转动中心设置得比电机总成的转动中心更为靠近车架,能根据人机工程调整舵柄位置,从而不需增加站板长度,缩短叉车整体长度,减小叉车转弯半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舵柄偏心机械转向机构,包括舵柄、转接组件和电机总成,转接组件固定连接车架,舵柄与转接组件枢接连接,舵柄能相对转接组件上下翻转并通过转接组件驱动电机总成旋转,舵柄的转动中心与车架的距离小于电机总成的转动中心与车架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组件包括舵柄支架、护臂支架总成和电机固定板,护臂支架总成和电机固定板固定连接在车架上,电机总成与电机固定板转动连接,舵柄支架枢接在舵柄下端,护臂支架总成连接舵柄支架和电机总成,舵柄旋转时带动舵柄支架转动,同时护臂支架总成在舵柄支架的驱使下带动电机总成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护臂支架总成包括第一转向件和第二转向件,第一转向件上设有水平设置的开口槽,第二转向件一端固定连接电机总成、另一端具有竖向的杆体,杆体位于第一转向件上的开口槽中,第一转向件转动时通过杆体拨动第二转向件旋转,进而带动电机总成旋转。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上配置有滚动件,滚动件滑动设置在第一转向件上的开口槽中。
进一步的,所述杆体呈圆杆状,设有轴肩和螺纹,滚动件套在杆体上,滚动件通过垫圈和防松螺母装配在杆体上。
进一步的,所述护臂支架总成还包括护臂支架和转向柱,护臂支架固定连接车架,转向柱与护臂支架形成转动连接,转向柱上端固定连接舵柄支架,转向柱下端固定连接第一转向件。
进一步的,所述护臂支架设有上下两个轴承安装座,每一轴承安装座中装设有一轴承,转向柱与两轴承配合实现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柱通过螺栓和垫圈实现与舵柄支架的连接,转向柱下端通过螺栓和垫圈连接第一转向件,且转向柱和第一转向件之间设有用于补偿制造和装配误差的调整垫板。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总成上端装设有竖向的配合轴,配合轴与电机固定板转动连接,所述电机固定板上设有通孔,配合轴与电机固定板上的通孔相适配,配合轴和电机固定板通过止动垫圈和止动螺母装配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舵柄的下端通过水平的销轴与舵柄支架实现枢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的机构简单、紧凑,将舵柄的转动中心设置成比电机总成的转动中心更为靠近车架,根据人机工程调整舵柄相对车架的前后位置,使舵柄安装在更贴近车架的区域,从而不用增加站板长度,缩短叉车整体长度,减小叉车转弯半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未经林德(中国)叉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402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