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39160.X | 申请日: | 2020-03-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161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勇;赖奕骏;张文灿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563;H01M10/6551;H01M10/6561;A62C3/16;H01M10/6556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泳祥 |
地址: | 528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抑制 失控 动力电池 装置 | ||
1.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池箱体(100);
电池组,包括两个呈矩形柱状的电池体(200),两个电池体(200)呈左右间隔安装于电池箱体(100)内;
散热机构,包括两个空冷开口(300)、两个散热翅片板(400)、散热风组(500),两个空冷开口(300)呈前后相对开设于两个电池体(200)之间的电池箱体(100)上,两个散热翅片板(400)呈左右相对分别设置于两个电池体(200)相向的两侧面上,在所述散热翅片板(400)的外侧面均布有多个呈前后延伸的翅片板条(410),多个翅片板条(410)呈上下间隔排列设置,所述散热风组(500)安装于其中一个空冷开口(300)的外侧;
灭火冷却机构,包括一个储液罐(600)、两个导液管(700)和两个喷淋头(800),所述两个喷淋头(800)分别设置于两个电池体(200)的上方,所述喷淋头(800)朝向下设置,两个喷淋头(800)分别通过两个导液管(700)与储液罐(600)连接,在所述导液管(700)和储液罐(600)内充有液氮,在所述喷淋头(800)内安装有单向阀(810),所述导液管(700)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在两个电池体(200)背向的两侧面上贴有铜片(210),两个导液管(700)其中的一段分别夹于两个铜片(210)与电池箱体(100)的左侧壁、右侧壁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铜片(210)与电池体(200)的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一导热硅片(2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铜片(210)的外侧面固定有挤压条(230),所述铜片(210)通过挤压条(230)与导液管(700)其中的一段抵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600)设置于两个电池体(200)后侧面与电池箱体(100)的后侧壁之间,在所述电池体(200)的后侧面贴有缓冲层(24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翅片板(400)与电池体(200)之间设置有第二导热硅片(2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散热翅片板(400)之间设置有易熔层(900),所述易熔层(900)采用低熔点铋和锡金属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体(200)的前侧面贴附有多个呈左右延伸的散热板条(260),多个散热板条(260)呈上下间隔排列设置,所述散热板条(260)的一端延伸至电池体(200)旁侧的铜片(210),所述散热板条(260)的另一端延伸至空冷开口(300),所述空冷开口(300)呈上下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散热板条(260)与电池体(200)的前侧面之间设置有第三导热硅片(27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抑制热失控的动力电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电池箱体(100)的左侧和右侧均设置有多个散热翅板(110),所述多个散热翅板(110)呈上下间隔排列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未经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916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