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4430.8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6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粤超;张颖;许方宏;郭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王志 |
地址: | 524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组织培养 技术 繁育 草海桐 种苗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其步骤包括:优良单株选择、外植体选取及准备、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本发明中通过对外植体的合理选取、诱导培养基和诱导培养条件的控制、增殖培养基和增殖培养条件的控制、生根培养基和生根培养条件的控制,培养得到草海桐种苗,该方法能够在短期内提供大量与母本性状一致的优良草海桐种苗,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的繁殖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繁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草海桐(scaevola sericea)又称羊角树、水草仔、细叶水草,属于草海桐科多年生常绿亚灌木植物。草海桐性喜高温、潮湿和阳光充足的环境,耐盐性佳、抗强风、耐旱、耐寒,抗污染及病虫危害能力强,生长速度快,因此可作为海岛与海岸带防风固沙植被的备选树种。另外,经过研发发现草海桐还含有多种次生代谢产物,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可治疗白内障、胃病、鳞状皮肤癣、刀伤及动物咬伤,并有改善眼部疼痛的功能。
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意识的不够使该种植物的自然资源十分有限。目前草海桐的主要繁殖方式是种子繁殖和扦插繁殖,但是草海桐由于种子不好收集,发芽率低导致繁殖率低,同时由于种子遗传的不稳定难使后代保有原有品种的优良性状,而扦插繁殖受到草海桐母株来源的限制,繁殖效率低,难以进行规模化生产。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一种专门用于植物种苗快速繁殖的组织培养技术开始出现,组织培养技术具有繁殖快、周期短、且能在短期内提供大量与母本性状一致的优良种苗用于生产的特点,因而有望成为提供草海桐种源的新方法,然而目前关于草海桐的组织培养尚未有成熟的报道。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该方法具有繁殖快、周期短、且能在短期内提供大量与母本性状一致的优良草海桐种苗的优点。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优良单株选择,从草海桐中选择高抗盐碱、株型茁壮漂亮的植株作为优良单株;
(2)外植体选取及准备,从优良单株上选取幼嫩的叶片作为外植体,将选取的外植体依次进行清洗、消毒后吸干水分,备用;
(3)诱导培养,将消毒好的外植体接入到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中添加0.3-0.7mg/L 2,4-D、30g/L蔗糖及7g/L琼脂所得;
(4)增殖培养,将诱导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接入到芽分化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再生苗,芽分化培养基为MS培养基中添加0.8-1.2mg/L6BA、0.1-0.3mg/LNAA、30g/L蔗糖及7g/L琼脂所得;
(5)生根培养,将增殖培养得到的再生苗转到生根培养基中后获得生根再生苗,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中添加0.2-0.8mg/LNAA、10g/L蔗糖、1g/L花宝2号及7g/L琼脂所得;
(6)炼苗移栽,将生根再生苗放置在大棚里炼苗后,移栽到营养土与耶糠体积比为1:1的移栽基质中生长,即得草海桐种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优良单株的幼嫩叶为外植体,通过外植体的消毒准备、诱导培养、增殖培养、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等过程建立了快速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该方法能够在短期内提供大量与母本性状一致的优良草海桐种苗,这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扦插繁殖和种子繁殖的繁殖率低的问题,同时繁育出遗传背景一致的草海桐种苗,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种子繁育杂合后代的问题,又能为草海桐的遗传转化提供基础,同时该方法繁殖快、周期短、成本低,这为草海桐良种繁育与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保障。
较佳地,本发明的步骤(2)中进行清洗、消毒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未经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44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