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34430.8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691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陈粤超;张颖;许方宏;郭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王志 |
地址: | 524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组织培养 技术 繁育 草海桐 种苗 方法 | ||
1.一种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优良单株选择,从草海桐中选择高抗盐碱、株型茁壮漂亮的植株作为优良单株;
(2)外植体选取及准备,从优良单株上选取幼嫩的叶片作为外植体,将选取的外植体依次进行清洗、消毒后吸干水分,备用;
(3)诱导培养,将消毒好的外植体接入到诱导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愈伤组织,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中添加0.3-0.7mg/L 2,4-D、30g/L蔗糖及7g/L琼脂所得;
(4)增殖培养,将诱导培养获得的愈伤组织接入到芽分化培养基中培养得到再生苗,所述芽分化培养基为MS培养基中添加0.8-1.2mg/L6BA、0.1-0.3mg/LNAA、30g/L蔗糖及7g/L琼脂所得;
(5)生根培养,将增殖培养得到的再生苗转到生根培养基中后获得生根再生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中添加0.2-0.8mg/LNAA、10g/L蔗糖、1g/L花宝2号及7g/L琼脂所得;
(6)炼苗移栽,将生根再生苗放置在大棚里炼苗后,移栽到营养土与耶糠体积比为1:1的移栽基质中生长,即得草海桐种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行清洗、消毒的方法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21)将选取的外植体用洗洁精清洗干净;
(22)将清洗干净的外植体用流水冲洗10-15min;
(23)用75%酒精消毒30-40s,再用2%次氯酸钠消毒10-12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3-4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基为MS培养基中添加0.5mg/L 2,4-D、30g/L蔗糖及7g/L琼脂所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芽分化培养基为MS培养基中添加1.0mg/L6BA、0.1mg/LNAA、30g/L蔗糖及7g/L琼脂所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培养基中添加0.5mg/LNAA、10g/L蔗糖、1g/L花宝2号及7g/L琼脂所得。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诱导培养基、芽分化培养基及生根培养基的pH均为5.8。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诱导培养的条件为:温度25℃,暗培养0-20d,光照培养20-50d,光照强度2500Lux。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增殖培养的条件为:时间20-30d,温度28℃,光照强度3000Lux。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生根培养的条件:时间25-30d,温度28℃,光照强度3000Lux。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组织培养技术繁育草海桐种苗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生根再生苗在大棚中的炼苗时间为5-7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未经广东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443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