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先进先出地址轮询缓存读写方法、系统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32867.8 | 申请日: | 2020-0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002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明剑;周贝盈;张博扬;龚振宇;詹艺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12/0877 | 分类号: | G06F12/0877;G11C7/1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先进 地址 缓存 读写 方法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进先出地址轮询缓存读写方法、系统及装置。所述系统包括标志检测模块、写入模块、读出模块以及满空判决模块。所述装置包括写标志检测单元、读标志检测单元、读写控制器、读写状态机、写入控制单元、读出控制单元、存储空间和满空判决单元。本发明用低成本、容量大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替代价格昂贵、容量小的先进先出存储器(FIFO),且对RAM的读写分开控制、独立运行,数据的读写都从RAM的首地址开始,先进先出,解决RAM不能同时读写问题,实现大容量先进先出数据缓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信号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先进先出地址轮询缓存读写方法、系统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技术、生物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生物、医疗等诸多领域相互融合、彼此促进,对各种信号或大规模数据流的无线采集或实时采集等应用需求与日俱增。这就对处于采集前端与后级通信端之间的数据缓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缓存器不仅要作为数据吞吐单元,更重要的是作为一种对前后两级不同速率、不同步调或不同体制电路之间的协调机制,并且就这种机制的工程实现而言,还需要在产品性能、实现复杂度、成本之间折中。
现有的数据流缓存技术,可归结为同步与异步两种方式,同步方式需要缓存器的前级与后级读出电路具备严格的时序约束,需要复杂的同步处理单元,应用灵活性差,尤其是与现有主流的移动网络、以太网络、WIFI、蓝牙等基于异步分包机制的民用主流无线通信技术衔接不易匹配。相对而言,异步方式灵活性好,实现系统结构简单,且与主流民用无线通信体制兼容性好,由此异步方式也成为此领域的发展趋势。异步缓存技术正成为如广电网络建设、卫星通信、民用低费用通信、数字家庭、移动医疗检测通信领域的有力技术支撑。
在异步缓存技术中,先进先出缓存技术占重要地位,先进先出数据缓存器被广泛使用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吞吐突发性大量数据流、匹配不同传输速率之间的数据传输(一种先进先出缓存器及其读写数据的方法,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2017年2月22日授权)。
随着技术和社会的发展,在突发性、大容量的数据吞吐缓存应用中,对先进先出器件的缓存容量提出了高要求。现有的可用于构建先进先出异步缓存的存储器件为FIFO存储器,然而FIFO器件容量小,多为千字节(KB)量级(从1KB到百KB不等),且少数能达到兆字节(MB)量级的器件价格又非常昂贵,如赛普拉斯公司型号CYF0018V的存储容量仅2.25MB的FIFO存储器要千元以上。相比之下常用的大容量存储器RAM(包括SRAM、SDRAM、DDR等),虽然不能直接用作先进先出缓存,但其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百兆字节量级(百MB)的价格仅几十元量级。因此,若开发一种技术机制基于RAM等存储器进行先进先出缓存,将以显著的成本优势获得良好的突发缓存与前后级协调能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先进先出地址轮询缓存读写方法、系统及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一种先进先出地址轮询缓存读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存储器受读写控制器控制,按地址位进行读写操作;
S2、当存储器未接到来自于读写控制器的任何标志信号时,存储器进入待机状态S_I,并时刻检测写入标志信号F_W、读出标志信号F_R;所述写入标志信号F_W使能存储器进入写状态S_W,所述读出标志信号F_R使能存储器进入读状态S_R,若标志信号F_W及F_R同时有效,存储器优先响应写入标志信号F_W,以保证输入端数据的连续不间断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3286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