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尖放电金属粉体3D打印机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9073.6 | 申请日: | 2020-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92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31 |
发明(设计)人: | 杨武保;杨以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105 | 分类号: | B22F3/105;B33Y30/00;B33Y1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为时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98 | 代理人: | 王加岭;杨静 |
地址: | 100025 北京市朝阳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尖 放电 金属 打印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尖放电金属粉体3D打印机,包括打印基板,在所述打印基板上铺设金属粉体进行3D打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针尖和针尖基体,所述针尖与针尖基体导电连接,所述针尖与所述金属粉体之间存在放电间隙,形成等离子体放电区,用于加热熔融所述金属粉体;还包括放电电源,所述放电电源分别与所述打印基板和所述针尖导电连接。本发明通过使用针尖放电金属粉体3D打印机及3D打印方法,大大缓解甚至彻底消除常规已有金属3D打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金属3D打印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3D打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尖放电金属粉体3D打印机及3D打印方法。
背景技术
3D打印技术可以突破传统设计和加工限制快速获得产品,并可满足个性加工需求,已经发展为先进智能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之一。3D打印已经在基于高分子材料、陶瓷与水泥材料的加工制造方面,凸现了巨量实际应用,但是在基于金属材料的3D打印方面,则一直存在诸多不足,其中一个最大的不足是,传统的金属加工方法已经普遍实现精度在2μm以下的加工误差,而当前的金属3D打印方法,其加工误差至少还在100μm以上,远不能满足机械加工制造对精度的要求。
要实现高精度金属3D打印,需要原材料和热源熔融尺寸两个方面的基础。在原材料方面,已经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实现微纳米粒径尺寸的金属粉体制备。在熔融热源方面,金属3D打印目前的热源主要为激光和电子束,无论激光还是电子束,其束斑直径虽然已经可以控制在微米甚至纳米尺度上,但是因为电子束、激光束与金属相互作用时,金属粉体是通过吸收其能量直接转化为热能而实现3D打印的,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打印原材料金属粉体颗粒自身的热容、颗粒之间的热导率的原因,往往被作用的金属颗粒已经气化,但是其热量不能及时传导到临近颗粒或打印基板,导致一方面形成颗粒气化飞溅,另一方面又没有及时的粘接固化,或者,所有临近颗粒都被传导加热,形成远大于束斑本身的热熔固化打印点。实际上,当前的金属3D打印,为了保证打印过程顺利进行,一般都要采用更大的束斑、更小的能量密度,所以所获得的打印点尺寸、最终打印产品的精度都在亚毫米级,远不能与当前传统机械加工的精度相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针尖放电金属粉体3D打印机及3D打印方法,解决金属3D打印精度不高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针尖放电金属粉体3D打印机,包括打印基板,在所述打印基板上铺设金属粉体进行3D打印;还包括针尖和针尖基体,所述针尖与针尖基体导电连接,所述针尖与所述金属粉体之间存在放电间隙,形成等离子体放电区,用于加热熔融所述金属粉体;还包括放电电源,所述放电电源分别与所述打印基板和所述针尖导电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密封腔体,所述针尖放电金属粉体3D打印机位于所述密封腔体内。
优选地,所述金属粉体的粒径为0.01~10μm。
优选地,所述针尖的直径为0~10μm。
优选地,所述针尖基体长度为0.1~20mm。
优选地,所述针尖和/或针尖基体为具有良好导电且高耐热的金属或合金材料。
优选地,所述放电间隙的宽度为0.01~100μm。
优选地,所述放电电源为直流或脉冲电源;所述放电电源的功率为0.1mW~100W,且连续可调。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利用第一方面所述的针尖放电金属粉体3D打印机进行3D打印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对所述密封腔体抽真空,在所述密封腔体内充入保护气体,压强为0.001~1000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世亚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90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