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脑电信号分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24738.4 | 申请日: | 2020-0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174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民;郑青青;洪晓林;马锴;郑冶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5/0476 | 分类号: | A61B5/0476;A61B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唐彩琴;毛丹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信号 分类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脑电信号分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分类脑电信号;对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提取多个目标频段的信号特征,得到各个所述目标频段对应的频段特征;所述目标频段是与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对应的目标用户标识相对应的频段;获取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对应的目标权重,分别根据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对应的目标权重,得到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各自对应的目标频段的目标分类特征;根据各个所述目标分类特征进行分类处理,得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的分类结果。采用本方法能够提高脑电信号分类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脑电信号分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脑机接口技术(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在人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连接,达到不依赖人体肌肉与外部环境进行交流和控制的目的。BCI技术主要处理过程包括记录大脑活动,得到脑电(Electroencephalography,EEG)信号,对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根据提取的特征进行分类,根据分类结果控制外部设备。
传统技术中,在对某个个体的脑电信号进行特征提取时,通常是在一个固定的频段提取特征,根据提取的特征来进行分类,这样一来会丢失一些其他频段的对分类有帮助的特征,导致分类的准确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脑电信号分类准确性的脑电信号分类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脑电信号分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分类脑电信号;对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提取多个目标频段的信号特征,得到各个所述目标频段对应的频段特征;所述目标频段是与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对应的目标用户标识相对应的频段;获取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对应的目标权重,分别根据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对应的目标权重,得到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各自对应的目标频段的目标分类特征;根据各个所述目标分类特征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的分类结果。
一种脑电信号分类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信号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分类脑电信号;特征提取模块,用于对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提取多个目标频段的信号特征,得到各个所述目标频段对应的频段特征;所述目标频段是与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对应的目标用户标识相对应的频段;权重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对应的目标权重,分别根据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对应的目标权重,得到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各自对应的目标频段的目标分类特征;分类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所述目标分类特征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的分类结果。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待分类脑电信号;对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提取多个目标频段的信号特征,得到各个所述目标频段对应的频段特征;所述目标频段是与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对应的目标用户标识相对应的频段;获取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对应的目标权重,分别根据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对应的目标权重,得到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各自对应的目标频段的目标分类特征;根据各个所述目标分类特征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的分类结果。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待分类脑电信号;对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提取多个目标频段的信号特征,得到各个所述目标频段对应的频段特征;所述目标频段是与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对应的目标用户标识相对应的频段;获取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对应的目标权重,分别根据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对应的目标权重,得到各个所述频段特征各自对应的目标频段的目标分类特征;根据各个所述目标分类特征进行分类处理,得到所述目标用户标识对应的所述待分类脑电信号的分类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47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