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柑橘皮制备木糖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23615.9 | 申请日: | 2020-0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4408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杨胜利;王逸峰;张慧;陈雪松;季小康;孔潇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P7/18 | 分类号: | C12P7/18;C12N1/16;C12R1/7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柑橘 制备 木糖醇 方法 | ||
一种利用柑橘皮制备木糖醇的方法,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1)水解;(2)中和;(3)脱色;(4)离子交换;(5)发酵。以柑橘皮为原料,采用生物转化法生产木糖醇,可省去多次提纯、精制步骤,提高木糖利用率和木糖醇转化率,实现木糖醇低成本的关键技术突破。本发明提供一种原材料新颖、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绿色生产、环境友好,易于实现工业化的木糖醇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木糖醇的制备方法,利用农业废弃物柑橘皮清洁生产木糖醇的方法。
背景技术
木糖醇是一种天然甜味剂,化学名为“戊五糖”,是一种五碳糖。外表和味觉都与蔗糖相似,和其他糖醇比较,是多元醇中最甜的甜味剂[1]。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印染、纺织、国防、皮革及化工等领域。20世纪70年代,木糖醇被国际粮农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法规专家委员会(JECFA)批准为A类食品添加剂,1999年6月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批准木糖醇为“在食品中可以按正常生产需要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学者对其生理功能特性的研究,证实木糖醇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性糖醇。
我国木糖醇生产为传统生产方法,主要以玉米芯为原料,利用酸水解预处理,经多次精制木糖,再采用氢化技术生产木糖醇,存在产量低、污染严重、高消耗、生产成本高等缺点。并且镍催化剂会污染环境,严重制约企业发展和国际竞争力。而利用微生物直接发酵半纤维素水解液生产木糖醇,工艺条件温和、能耗低、环境污染小、产品质量安全可靠。柑橘皮渣一般来说没有开发利用,基本上任它随着时间而腐烂,化为尘土肥料。也曾有地方柑橘皮渣提取精油,果胶,色素,黄酮,柠檬苦素和膳食纤维等,但都未形成规模。其实柑橘皮渣富含半纤维素,用其生产木糖乃至木糖醇将是很好的原料,成本低廉,目前国内外未见相关报道。并且柑橘皮渣中的木聚糖结合不如玉米芯牢固,容易水解得到木糖。
当前生产木糖醇多采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存在诸多弊端。研究发现,一些细菌、酵母菌以及某些真菌能将木糖转化,生成木糖醇。其中,酵母菌是最有效的木糖醇生产菌。酿酒酵母是公认的安全性微生物,应用于食品发酵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发酵工艺成熟,是理想的工业生产菌株,且自身不具有代谢木糖的能力。在酿酒酵母工业菌株中稳定高效表达木糖还原酶基因,是构建酿酒酵母木糖醇生产菌株的基本策略。
发明内容
为了得到质量高、成本低廉的木糖醇,本发明提供一种原材料新颖、反应条件温和、成本低、绿色生产、环境友好,易于实现工业化的木糖醇的制备方法。选用农林废弃物柑橘皮作原料。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柑橘皮制备木糖醇的方法,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水解:将原料柑橘皮洗净,烘干后破碎,置于水解釜中,加入原料柑橘皮质量3~5倍的水,煮沸90~120min,排水后再加入原料柑橘皮质量5~6倍的0.5wt%~1wt%硫酸,即0.5wt%~1wt%硫酸水溶液,在115~130℃,0.1~0.15MPa的条件下水解3~5h,得到水解液;
(2)中和:将步骤(1)所得水解液升温至75~80℃,边搅拌边加入CaCO3乳液进行中和,中和至pH为3.5~4.0后,保温60~90min,过滤除渣,得到糖液;
(3)脱色:将步骤(2)所得糖液减压浓缩至所述糖液体积的1/5~1/8倍,滤除析出的固体,升温至75~80℃,pH调为2.5~3.5,边搅拌边加入活性炭进行脱色,脱色后滤除活性炭,得到脱色后的糖液;
(4)离子交换:对步骤(3)所得脱色后的糖液进行离子交换,采用001*7型强酸性阳离子树脂和D296R或者D201型强碱多孔阴离子树脂进行交叉处理,所述交叉处理的方法为:先用所述阳离子树脂对脱色后的糖液进行离子交换,再用所述阴离子树脂进行离子交换,以此为一个周期,重复进行2~3次,得到离子交换后的糖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2361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