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在审
| 申请号: | 202010119833.5 | 申请日: | 2020-0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11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7 |
| 发明(设计)人: | 谢峰;胡昆星;万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景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42 | 代理人: | 贾玉姣 |
| 地址: | 330013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触控板 及其 制备 方法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板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子设备,所述触控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透明导电膜,其中,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纳米银丝层、绝缘层和导电金属层;根据电极和走线的图案对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导电金属层进行蚀刻,以形成走线区的信号线;根据电极图案对形成信号线的透明导电膜进行蚀刻,去除非电极处的绝缘层,以及去除非电极处的纳米银丝层,以在所述可视区形成电极;蚀刻掉所述可视区电极处的导电金属层。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导电金属层线路侧蚀的问题,提高工艺精度和产品性能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触控板的制备方法,以及一种触控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纳米银线(silver nanowires,简称AgNW)具有透光度高、导电性和机械性能好等特点,是制备柔性透明导电薄膜的理想材料,其有望在制备透明导电薄膜中替代传统的ITO(Indium Tin Oxide,即氧化铟锡)。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发生电腐蚀和银迁移现象是影响其化学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对于此类问题,通常的解决方案是在纳米银线透明导电薄膜表面添加一层绝缘层的方法。
但是,在一些传统的银胶银丝、镭射银胶、感光银等触控设计方案中,采用铜制作极细的信号传输线路,以满足触控屏幕设计。其中,在蚀刻加工的工艺中,纳米银丝由于绝缘层的保护蚀刻较慢,会存在铜侧腐蚀的问题,侧腐蚀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图文的精度和蚀刻线条的极限尺寸、产品性能的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触控板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解决导电金属层线路侧蚀的问题,可以提高工艺精度和产品性能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出一种触控板。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出一种电子设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触控板的制备方法,包括:提供透明导电膜,其中,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纳米银丝层、绝缘层和导电金属层;根据电极和走线的图案对所述透明导电膜的导电金属层进行蚀刻,以形成走线区的信号线;根据电极图案对形成信号线的透明导电膜进行蚀刻,去除非电极处的绝缘层,以及去除非电极处的纳米银丝层,以在可视区形成电极;以及蚀刻掉所述可视区电极处的导电金属层。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板的制备方法,触控板基于可蚀刻的绝缘层,在制备电极时,将非电极处的绝缘层蚀刻掉,即去除了纳米银丝层对应非电极位置的阻挡,从而,在对纳米银丝层进行蚀刻时,提高了纳米银丝层的蚀刻速度,相当于缩短了对导电金属层形成的信号线侧面的侵蚀时间,减小对信号线的侧蚀,有效解决了导电金属层线路侧蚀的问题,利于提高制备工艺的精度,提高触控板性能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电极图案对形成信号线的透明导电膜进行蚀刻,包括:在形成信号线的透明导电膜上形成对应所述电极图案的电极掩膜;将形成所述电极掩膜的所述透明导电膜浸入碱性蚀刻液中,以对所述透明导电膜进行蚀刻。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触控板包括:透明导电膜,所述透明导电膜包括基材,所述基材两侧分别依次层叠设置有纳米银丝层、绝缘层和导电金属层,其中,所述透明导电膜上设置有电极,所述电极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而成。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触控板,触控板通过采用可蚀刻掉的绝缘层,在制备可视区的电极时,透明导电膜上对应非电极处的绝缘层被蚀刻掉,在对纳米银丝层进行蚀刻时,提高了纳米银丝层的蚀刻速度,相当于缩短了对导电金属层形成的信号线侧面的侵蚀时间,减小对信号线的侧蚀,有效解决了导电金属层线路侧蚀的问题,利于提高制备工艺的精度,触控板性能更加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绝缘层包括可溶性树脂,采用可溶性材质,制备电极时,可以使绝缘层被蚀刻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欧菲显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983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