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6592.9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345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易远洋;雍磊;董海波;易树林;王鑫淼;谢清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博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16 | 分类号: | B21D3/16;B21D37/10 |
代理公司: | 成都嘉企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6 | 代理人: | 李斌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震 管束 矫形 方法 | ||
1.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U型抗震管束矫形装置进行矫形,
所述U型抗震管束矫形装置包括基座、底座、下模、上模和驱动装置,所述底座上设置有螺孔,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基座上,所述下模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驱动装置安装在基座上且与上模连接,所述上模位于下模的正上方,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上模靠近或者远离下模,所述下模上设置有一限位槽,所述限位槽为矩形槽,所述矩形槽形状与U型抗震管束的支脚形状相同,所述限位槽上端与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相接触一侧设置有一弧形面,驱动装置驱动上模下移后能够将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与所述弧形面相贴合;所述下模上设置有缺口,所述缺口与限位槽连通,所述缺口内可拆卸安装有一成型块,所述弧形面设置在所述成型块上,所述成型块安装固定后,成型块上的弧形面与限位槽侧面相切;所述成型块上设置有沉孔,所述缺口处设置有螺孔,所述成型块与下模通过螺栓连接;
根据需要矫形的U型抗震管束的型号进行更换成型块;具体包括如下矫形步骤:
步骤1,调试:调试驱动装置驱动上模下降的位移量;
步骤2,一次矫形:将U型抗震管束的其中一个支脚插入限位槽中,启动驱动装置,驱动上模下降并与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外侧接触,同时,将U型抗震管束下压,使得U型抗震管束的弧形部内侧与下模上的弧形面进行贴合;
步骤3,二次矫形:将完成步骤2的U型抗震管束取出,然后将U型抗震管束的另一支脚插入限位槽中,并重复步骤2的过程;
步骤4:检验:将经过两次矫形的U型抗震管束取出,测量U型抗震管束两支脚间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 中,具体过程如下:
S1:将U型抗震管束其中一个支脚插入限位槽中,启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下压至于U型抗震管束接触时,驱动装置停止,记录接触位置A1;
S2:重新驱动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从记录位置A1处继续驱动上模下移1-3mm,然后进行步骤3及步骤4,判断U型抗震管束是否合格;
若检验合格,则记录上模下移的位置为矫形位置A2,完成调试;
若检验不合格,则在矫形位置A2的基础上驱动上模下移1-3mm,直至检验合格为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下端设置有硬质橡胶垫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U型抗震管束矫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凹槽,所述下模下端四周设置有凸起,所述凹槽内设置有若干螺柱,所述凸起上设置有供螺柱穿过的通孔,所述螺柱穿过通孔后通过螺母进行旋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博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博研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659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电梯门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适配缝合钉的推钉板和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