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甜樱桃坐果率的栽培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16449.X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799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 发明(设计)人: | 丁建林;龚荣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N59/06 | 分类号: | A01N59/06;A01C21/00;C05G3/00;A01N47/28;A01N59/14;A01N37/44;A01N43/22;A01N63/20;A01N37/46;A01N25/30 |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刘坤 |
| 地址: | 610041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樱桃 坐果 栽培 方法 | ||
1.一种甜樱桃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谢花期后到结果初期的时间段内,对樱桃树补充至少2次营养,补充的营养中至少包括含钙离子的化合物;
在盛花期,每隔3~5天喷施一次第二营养液,所述第二营养液中加入浓度为3~5mg/L的同品种的樱桃雄花花粉;
在樱桃幼果膨大期,对樱桃叶和幼果喷施坐果液,所述坐果液中包括酪蛋白酸钙、聚山梨醇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樱桃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谢花期后到结果初期的时间段内,对樱桃树补充营养的方法为:
在谢花期后5~7天,喷施赤霉素、CPPU与金钙100配制的第一混合溶液,第一混合溶液中,赤霉素浓度为20~25mg/L,CPPU浓度为8~10mg/L、金钙100浓度为0.2%~0.4%质量分数;
在谢花期后12~14天,喷施赤霉素、CPPU与金钙100配制的第二混合溶液,第二混合溶液中,赤霉素浓度为20~25mg/L,CPPU浓度为20~25mg/L,金钙100浓度为0.2%~0.4%;
在谢花期后20~21天,喷施浓度为0.3%~0.5%的金钙100水溶液,用量为75kg/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甜樱桃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所述坐果液组分包括:葡萄糖18~26份、硝酸铁2.5~4份、氯化钾0.3~0.8份、尿素2~5份、乳酸菌菌液5~8份、氯化钠1.2~5.4份、硼砂3~4份、甘氨酸1.2~3.2份、丙氨酸0.8~1.2份、芸苔素内酯0.6~1.2份、聚山梨醇酯1~2份、酪蛋白酸钙0.5~1份。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甜樱桃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选择土壤pH值为6.8~7.3且日照充足的土地作为种植地,挖定植沟,向定植沟内施加基肥并覆土;
(2)将樱桃苗木移植到定植沟中,每亩施加1.0~1.5kg尿素,维持土壤湿度在60~70%;
(3)在樱桃苗木萌芽前10~15天,对樱桃苗木施加尿素和磷酸二铵;
(4)在始花期,全株喷施第一营养液,所述第一营养液中包括氨基酸络合钴;
(5)在盛花期,每隔3~5天喷施一次第二营养液,所述第二营养液中加入浓度为3~5mg/L的同品种的樱桃雄花花粉;
(6)在谢花期后到结果初期的时间段内,对樱桃树补充至少2次营养;
(7)在幼果膨大期,每3~5天对叶和幼果喷施一次坐果液。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甜樱桃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步骤(1)所述基肥包括:腐熟羊粪10~15份、过磷酸钙2.5~3份、尿素0.25~0.5份、菌肥0.5~0.8份、硼锌肥0.01~0.02份、蔗糖2~3份、壳聚糖2~3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甜樱桃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所述菌肥包括:15份枯草芽孢杆菌,活菌量为200亿CFU/ml、2份地衣芽孢杆菌,活菌量为200亿CFU/g、8份硅藻土、1份壳聚糖、5份糠醛渣、5份硫酸铵、8份硫酸钾。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甜樱桃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施加基肥并覆土的方法为:
在定植沟下层填埋20cm厚种植地附近的植物材料,踏实;随后回填30厘米厚、与表土混合的基肥,按质量比,基肥:表土=1:15,踏实;上层填30~40cm厚的表土至于地平行;最后再垒高出地面30厘米左右土层。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甜樱桃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步骤(4)所述第一营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5~10份赤霉酸、5~8份CPPU、8~10份尿素、5~8份硼砂、3~6份氨基酸络合钴混匀,加水稀释800~1000倍。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甜樱桃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步骤(5)所述第二营养液的制备方法为:将5~10份赤霉酸、3~5份CPPU、3~5份硼砂混匀,加水稀释800~1000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644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