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0116334.0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843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孟培;秦宇辉;张涛;鲁昱闻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电满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16 | 分类号: | B60L53/16;B60L53/18;B60L53/66;B60L53/68;B60L53/6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102600 北京市大***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智能 充电 系统 | ||
1.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充电箱(1),所述充电箱(1)的顶面设有电动升降杆(21),所述电动升降杆(2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旋转头(2),所述旋转头(2)固定连接有伸缩横杆(22),所述伸缩横杆(22)的底面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若干挂钩,所述充电箱的一侧上连接有充电线(3),所述充电线(3)的端头设有充电枪(4),所述充电箱(1)连接有充电线的一侧的上方设有升降杆按钮(14)和紧急按钮(11),所述紧急按钮(11)设在所述升降杆按钮(14)的下方,所述紧急按钮(11)的下方设有充电枪座(12),一个充电桩为多个充电箱供电,一个充电箱对应一个停车位,一个停车位安装有一个转接盒,所述转接盒与充电桩连接,所述充电桩包括控制管理单元、安全状态监控单元、电费计费单元、充电模式管理单元、充电状态监控与信息交互单元,所述信息交互单元、电费计费单元和充电模式管理单元均与所述控制管理单元双向连接,所述充电状态监控单元和安全状态监控单元的输出端均与所述控制管理单元的输入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所述充电枪(4)的端部固定设有9孔慢充头(51),所述充电枪(4)的一端设有母头连接板(52),所述母头连接板(52)上开设有通讯接口(53)、正极接线端(58)和负极接线端(59),所述充电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公头连接板(56),所述公头连接板(56)上设有与所述母头连接板(52)上的通讯接口(53)、正极接线端(58)和负极接线端(59)相匹配的通讯插头(55)、正极插头(61)和负极插头(60),所述母头连接板(52)上开设有螺纹连接孔(54),所述公头连接板(56)上设有与所述螺纹连接孔(54)相匹配的螺栓(5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分为钩头(24)与钩杆(23),所述钩杆(23)为中空结构,所述钩头(24)滑动嵌入所述钩杆(23)内与所述钩杆(23)滑动连接,所述钩头(24)与所述钩杆(23)的内顶面连接有拉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枪座(12)的下方设有绕线杆(13),所述绕线杆(13)的端部固定有绕线隔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挂钩通过滑轮滑动在所述伸缩横杆(22)内的滑槽内与所述伸缩横杆(22)滑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所述信息交互单元通过无线网络连接手机APP或PC端,所述无线网络采用WIFI、LAN或CAN总线通信方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包括控制中心组件、主站充电接口、隔离电气开关、电费计费单元、充电控制开关、汽车充电接口、通讯模块以及多个拓展通道。
8.一种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系统的预约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以下步骤执行:
S1:用户通过PC端或手机APP进行预约车位;
S2:充电桩通过信息交互单元接收到信息,收到预约请求后与控制管理单元通信获取可充电的车位资源;
S3:如果没有空余的车位,则反馈信息用户预约失败;如果有空余的车位,则确认车位信息并发送预约信息,预约的充电车位进入等待充电状态;
S4:如果用户主动取消预约,则反馈用户预约失败的信息;
9.一种多车位充电的预约收费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按以下步骤执行:
S1:停车位根据预约的用户配置开始充电;
S2:用户通过手机APP或者PC端进行确认充电;
S3:电费计费单元与主机通信确认即时电价;
S4:用户取消充电,电费计费单元计算电费并发送到用户的手机APP或PC端进行支付。
S5:支付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电满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电满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633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