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换热末端风机与水阀的控制方法、计算机程序介质、空调有效
| 申请号: | 202010115486.9 | 申请日: | 2020-02-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0750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瀚;吴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1/81 | 分类号: | F24F11/81;F24F11/84;F24F11/64;F24F11/89;F24F110/1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华南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15 | 代理人: | 刘克宽 |
| 地址: | 523637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末端 风机 水阀 控制 方法 计算机 程序 介质 空调 | ||
1.一种换热末端风机与水阀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周期运行的如下步骤:
步骤A.采集送风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温度T1,计算检测温度T1与设定温度Ts之间的差值从而获得温度控制偏差Tsh;
步骤B.计算温度控制偏差Tsh与设定的温差控制目标之间的差值从而获得温差控制偏差△Txe;
步骤C.以温差控制偏差△Txe为自变量,采用PID算法计算水阀调整度FAD;
步骤D.将上一周期的水阀开度值结合所述水阀调整度FAD从而计算水阀开度S,并据此调整电控水阀的开度;
步骤E.根据水阀开度S计算所需的风机转速F并据此调整风机的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个周期内进行步骤E所述的调整风机时,先将风机开到最大转速,再以设定调节速率调整到计算出来的风机转速F。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第一个周期内进行步骤D所述的调整电控水阀时,先将电控水阀由关闭状态调整至50%开度,再根据所计算的水阀开度S对电控水阀进行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周期内执行步骤C以计算PID算法中的积分值时,执行下述步骤:
若电控水阀关闭则将当前的积分值清零,并在电控水阀开始调节时重新计算;且/或
若温度控制偏差Tsh<设定的温差控制目标下限条件则将当前的积分值清零,并在温度控制偏差Tsh≥所述温差控制目标下限与温差控制偏差△Txe的一半之和时重新计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周期内执行步骤C以计算PID算法中时,执行下述步骤以实现抗积分饱和:
如果第i-1个周期的水阀调整度FAD(i-1)设定的水阀开度调整上限,则第i个周期的水阀调整度FAD(i)的积分值仅当其对应的温差控制偏差△Txe为负值时才予以累计;且/或
如果第i-1个周期的水阀调整度FAD(i-1)设定的水阀开度调整下限,则第i个周期的水阀调整度FAD(i)的积分值仅当其对应的温差控制偏差△Txe为正值时才予以累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周期内执行步骤B时,执行下述步骤以实现精确微调:
如果第i个周期的后50%时间内,温度控制偏差Tsh均在设定范围内,则以降低0.2℃为步长调节第i+1个周期的温差控制偏差△Txe,直到该温差控制偏差△Txe达到设定的温差控制目标下限与第二设定值之和;且/或
如果第i个周期的后50%时间内,温度控制偏差Tsh超出设定范围,则以增加0.2℃为步长调节第i+1个周期的温差控制偏差△Txe,直到该温差控制偏差△Txe达到设定的温差控制目标上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个周期内执行步骤D时,执行下述步骤:
如果温度控制偏差Tsh≤设定的温差控制目标下限与第三设定值之差,则水阀开度S以设定的水阀保护调节速度持续减小开度,直到温度控制偏差Tsh≥所述温差控制目标下限后,以温差控制目标下限与第四设定值之和作为首次温差控制目标重新进行迭代调整。
8.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9.空调,包括控制器、安装在换热盘管的回水管中的电控水阀、放置在换热盘管末端的风机及送风温度传感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连接所述电控水阀、风机及送风温度传感器;
还包括被安排成存储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执行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控制器实现如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控制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海悟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548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