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筒珩磨工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10114891.9 | 申请日: | 2020-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00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钢;吴钧;梁兴;江雪芹;罗鹏飞;吴建华;李立超;高兰;孙翠荣;张红朋;常鹏梅;邢心;曾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33/08 | 分类号: | B24B3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韩嫚嫚;赵燕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泵筒珩 磨工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泵筒珩磨工具,包括具有顶杆及涨芯的芯轴部、具有相接的第一万向节及第二万向节的万向联轴部及具有管状本体且本体上形成有多个珩磨头的珩磨部,第一万向节轴线与第二万向节轴线之间能产生夹角,各珩磨头上有多个珩磨条;顶杆贯穿第一万向节伸至第二万向节内部,本体与第二万向节相接,涨芯设于本体内部,顶杆与涨芯抵接;顶杆推动涨芯滑动,涨芯驱动各珩磨条向凸出珩磨头外周面的方向移动。本发明通过设置万向联轴部,使本发明自身能产生一定夹角,从而在进入泵筒的过程中达到自动导正的效果,同时本发明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珩磨头能进一步对珩磨部进行导正,使珩磨部均匀地对泵筒内壁进行珩磨,有效满足大直径、长泵筒珩磨工艺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油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泵筒珩磨工具。
背景技术
随着SAGD、水平井、蒸汽驱等技术在辽河油田迅猛发展,辽河油田内高温高产油井呈现出急剧增多的趋势,高温大排量举升工艺应势而起。以SAGD技术为例,先后研制出Φ120mm、Φ140mm、Φ160mm泵径的大排量抽油泵,以满足现场举升需求。
目前,在抽油泵加工中,泵筒为保证直线度粗糙度的技术要求,采用珩磨工艺技术对泵筒进行工艺处理,现有的珩磨工具包括单珩磨头、6根珩磨砂条,然而在大直径泵筒珩磨时,由于其大泵径、长泵筒的特性,当前珩磨工具无法准确保证泵筒的直线度和成型速度,因此必须研发一种新的珩磨工具,有效满足大直径泵筒珩磨工艺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泵筒珩磨工具,能有效满足大直径、长泵筒的珩磨工艺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筒珩磨工具,其中,所述泵筒珩磨工具包括芯轴部、万向联轴部及珩磨部,所述芯轴部包括顶杆及涨芯,所述万向联轴部包括相接的第一万向节及第二万向节,所述第一万向节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万向节的轴线之间能产生夹角,所述珩磨部包括呈管状的本体,所述本体的外表面上凸设形成有至少两个珩磨头,各所述珩磨头上均设有多个沿其周向间隔设置的珩磨条;所述顶杆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万向节伸入至所述第二万向节的内部,所述本体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万向节相接,所述涨芯滑动设于所述本体的内部,所述顶杆与所述涨芯相抵接;所述顶杆能推动所述涨芯沿所述本体的轴向滑动,且所述涨芯能驱动各所述珩磨条向凸出对应的所述珩磨头的外周面的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泵筒珩磨工具,其中,所述顶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万向节的外部,所述顶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涨芯的第一端相接,所述涨芯于所述本体的内部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设置,沿着由所述涨芯的第一端至所述涨芯的第二端的方向,所述涨芯的外周面上形成有多段直径渐缩的锥面,每一所述珩磨头均通过沿所述本体的径向贯穿设置的传导件与所述涨芯的外表面上的一段所述锥面相抵接,在所述涨芯沿所述本体的轴向由所述本体的第一端向所述本体的第二端滑动的过程中,各所述锥面分别推抵对应的所述传导件沿所述本体的径向向所述本体的外部移动,使各所述珩磨条向凸出对应的所述珩磨头的外周面的方向移动。
如上所述的泵筒珩磨工具,其中,所述芯轴部还包括拉杆,所述拉杆的第一端通过连接销与所述涨芯的第二端相接,所述拉杆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本体的外部。
如上所述的泵筒珩磨工具,其中,所述万向联轴部还包括万向连块,所述第一万向节的第二端凸设形成有两第一凸块,两所述第一凸块之间形成有两第一凹槽,所述第二万向节的第一端凸设形成有两第二凸块,两所述第二凸块之间形成有两第二凹槽,两所述第一凸块上及两所述第二凸块上分别形成有沿所述本体的径向设置的销孔,所述万向连块的中央具有一与所述第一万向节、所述第二万向节同轴连通的通孔,且所述万向连块的外周面上均匀间隔设有四个连接孔,在所述第一万向节与所述第二万向节相接的状态下,两所述第一凸块分别插入两所述第二凹槽中,且两所述第二凸块分别插入两所述第一凹槽中,所述万向连块设于两所述第一凸块及两所述第二凸块之间,四个所述连接孔分别与所述第一凸块上的销孔、所述第二凸块上的销孔一一对应地通过销轴连接。
如上所述的泵筒珩磨工具,其中,所述第一万向节的轴线与所述第二万向节的轴线之间能形成小于或等于10°的夹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01148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磁性存储单元结构及其数据写入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重卡汽车AGV设备的工装夹具